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禮記·大學》: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初读时,会把“心不在焉”赋予负面意味。重读之时,却觉这是正心之法。
《庄子·人间世》里说:“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
“坐驰”的感觉,就好似心在外,奔驰不止。读郭象的注解,更有味道:
若夫不止於當,不會於極,此為以應坐之日而馳驚不息也。故外敵未至而內已困矣,豈能化物哉。 夫使耳目閉而自然得者,心知之用外矣。故將任性直通,無往不冥,尚無幽昧之貴,而況人間之累乎? 物無貴賤,未有不由心知耳目以自通者也。 故世之所謂知者,豈欲知而知哉;所謂見者,豈謂見而見哉。 若夫知見可以欲為而得者,則欲賢可以得賢,為聖可以得聖乎?固不可矣。 而世不知知之自知,因欲為知以知之;不見見之自見,因欲為見以見之;不知生之自生,又將為生以生之。故見目而求離婁之明,見耳而責師曠之聰,故心神奔馳於內,耳目竭喪於外,身處不適則與物不冥矣。 不冥矣,而能合乎人問之變,應乎世世之節者,未之有也。
修身在正其心,而正心的方式,是去忿懥、去恐惧、去好乐、去忧患,但之所以有这些情绪,恰因为心奔驰于外,停留于物,有欲有恶,于是生出种种情绪。
心不在焉,就是不让心停留于外物,应坐即坐,应食即食,应睡即睡,不必硬去用心于事事(自然而得),更不必在事过之后仍要系心于往。引心经之语,便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心不在焉,则见秀女美物、闻恶语谗言,皆不舍置其心,从而伊始便不升起忿懥之念、恐惧之情、好乐之欲、忧患之累。
正心,正的是根本上处世行事之方式。
- Author:穆瞳
- URL:www.utopian.top/article/10e802cb-8ad7-8094-879a-dda42515f19c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