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各家注疏精摘:
河上公注:说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除嗜欲,去乱烦。怀道抱一,守五神也。和柔谦让,不处权也。爱精重施,髓满骨坚。
王弼注: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
宋常星讲义:虚心者,譬如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便是虚心之义。盖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实腹二字,譬如神清气足、理备道全,便是实腹之义。…….弱志者,譬如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便是弱志之义。如赤子之无心,无知无识、神定气和、作止语默,一言一行,皆不敢有自恃自矜之念。……道在于柔,德在于顺 。能弱其志,道德自归于我矣。……强骨者,譬如任道任德,以道德求胜于己,不以道德求胜于人,此便是强骨之义。是故求胜于己者,谓之强骨;求胜于人者,谓之强力。强骨者,有自强不息之妙,有勇猛精进之心,如此行之,进道必果,进德必锐。……
严复评点:
虚其心,所以受道;实其腹,所以为我。
弱其志,所以从理而无所撄;强其骨,所以自立而干事。
即庄生《养生主》之意。
圣人之治
在此重新出现“圣人”二字,依旧褒义。而且,可看出老子对圣人的定义,不仅仅是自身修德有成,更能在位握权,道治天下。
此“治”字,在此作动词用,表示治理,应读为“饬chì”吧。若是指治理后的和谐状态,则读为“治zhì”,比如《大学》中的“治chì其国”和“国治zhì”。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同样是讲治道,《大学》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讲起,好似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回过头看这段话,才觉得“循序渐进”的理解不合理。
一方面,现实生活残酷而又实际,哪有什么机会让人慢慢做?谁能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培养?就算真有人做到了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权位者也不会把国、天下交到他手上给他平。纷杂的环境,对个体提这种要求,其实很过分,往往是环境改变个体,个体改变不了环境,或许他可以改变自己、影响一些事情,但依旧会受到环境制约。
另一方面,基于我的体认,齐家、治国、平天下实则同理。能够平天下,自然就能齐家;如果知道何以齐家,也就自然知道天下如何平。其余正心诚意,也都是入此境,便明此理。
此段话的重点,不应该是说先学如何正心诚意,才能学如何齐家治国(没有这种顺序之别);而只是在表明,不能不顾修身,直接想着去建立治国平天下的大业(不要空有高远的志向)。
大学的作者已入此境,可以写得如此细致,先后分明。但是读者不明,强分先后,反而会奇怪怎么能从“齐家”过渡到“治国”。
相比而言,老子的讲法就直接明了、大快人心。
前面所谈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都是从负面的角度谈常见治理手段的弊病,而本段则是正面出击:圣人之治道,应该如何做。
虚其心,弱其志①
常人读到老子这段话,常讥笑此为愚民。对此老子大概会回答: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现代的人志存高远,觉得自己获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不安分的心,同时把弱志等同于弱智。他们赞美“胸有大志”的人,无比欣羡“学富五车”的人,也想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网络时代,更是迫不及待买着一个又一个在线课程,学习理财也学习编程,学习语言也学习历史,自诩为知识分子,少有人发觉自己只是被知识困溺住的普通人。
瞧不起不如自己的平常人,容不下比自己稍强的聪明人,碰到有权有钱的人又会低眉顺眼;看到新闻上的不公正义感爆棚,回归现实生活又谨小慎微怕惹事;各种知识信手拈来,但克服不了虚荣和情欲;可以上探天文下索地理,解开宇宙的奥秘,却改变不了人间炼狱。
所以大学教授们满口大道理,暗地里却轻薄班上的漂亮小姑娘;媒体的记者们不为苍生说人话,只为权贵擦屁股;医学知识和社科研究,成了给既定政策找理论支撑的工具;总是在争执中选择一种立场,把不同立场的人贬斥得一无是处。
被知识所陷溺有两种面向,一种是思维固化,一种是丧失本性。
关于思维的固化,我想起电影《沙丘》上映后,有人写文章分享沙丘中的物理学 -- 颗粒体的流动,其中有几句话正好可用。
固态、液态、气态,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大体就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但是流沙、土石流、谷仓中的米粒,该解释为固态还是液态呢?它们明明是固体,但却像液体一样流动。
《電影《沙丘》的沙子是流體還是固體?談談顆粒流的物理學》:顆粒流很特別,它像固體一樣,能夠堆疊、擠壓,可是又會有流動的行為,若只用固體或流體的角度切入,都很難完整描述這樣的現象。然而在學術圈,固體和流體兩大流派,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都有各自根深柢固的作法、解讀現象的方式……Solid(固體)的人講 Solid 的語言,Fluid(流體)的人講 Fluid 的語言,兩邊的溝通其實非常少!
此例中,知识的陷溺源于分类的专业化、研究的精细化,形成不同流派及理论后,各据山头,所以碰到不归属任何一边的新问题,反而不知如何下手。
日常也能见到这样的人,懂得一套一套的大道理,遇事喜欢表现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所有人所有事指手画脚、发表自己的意见,遇到反驳就暴跳如雷。当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解释不清的问题,反而随口框几句,就把问题甩出去给别人。所谓的知识,在这类人手里只是否定他人、展示自己的工具,也是他们接受世界的阻力。
关于丧失本性,我想起刑法老师罗翔讲过的一则故事。
他毕业后去司法机关实习,一开始领导总是问“小罗你怎么看”,他会很直愣愣的告诉领导他的观点,时间久了,发现领导真正想要的只是属下的一句:“领导您怎么看呢?”
他也发现司法机关经常需要学者们提供多种观点,但并不是为了视角的多样性,而是为了从多种观点中挑出和领导想法一致的观点。
后来他在一个讲座中吐槽:“有人说中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我看他是读书读傻了,中国的根本大法就是领导的看法!”
罗翔《圆圈正义》:法律人,接受了太多技术主义训练,拥有很多的法律知识。但是,如果没有良知的约束,法律技术主义比法盲更可怕,这种技术主义惟权力马首是瞻,为权力的需要提供各种学说,各种精致的论证,充分奉行领导的看法就是“根本大法”。……法治永远的命题是对权力的高度警惕,而法家的本质则是对权力的极端崇拜。法家好重刑,严刑峻法,残酷寡恩,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法律”只是权力的工具,权力永远在法律之上。但法治却拒绝一蹴即就的高歌猛进,它本着对权力深深地不信任,认为一切权力都要受到法律严格的约束,为了公义宁可牺牲效率。
此例中,不能否认求学多年的高校毕业生们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但这反而阻碍了他们原本的共情能力,不再能朴素地看待问题,当他们在不同的理论中绕来绕去时,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认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 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失去了批判罪恶的能力。
于是,只要领导稍微给一点压力,他们便缴械投降,亦步亦趋跟在领导身后,提供领导想要的答案。所谓的知识,在他们手里也成了服务他人的工具。
近几年,我仍旧没有停止追求知识,但觉得不必然就能得到智慧。不如说,追求知识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考验,有智慧的人才能避开知识的重重陷阱,探索出属于自己、可以真正应用的知识。
比方说,阅读经典就是一种考验。经典书目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注解,都是各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所留下的理解,可是每种意见各自有别,各有各的道理。怎么选?
最终变成了,读经典不是从中吸取精华,而是考验是否有接受古人思想的智慧。读同样的文字,有人认为老子重谋略、主张愚民;有人认为老子所言与民主无异;还有人认为老子是要让人类重返原始社会……
而我看待老子这句“虚其心”,就是让人不要陷入知识的陷阱。并不是不要接触新知识,而是不要觉得掌握了真理,因为社会永远向前发展,新知识和新现象会层出不穷,这个时代的真理可能在下一个时代看来是如此荒谬。自以为是,反而会模糊双眼,一如严复的评点:虚心以受道。
虚其心,弱其志②
至于“弱其志”,则是为了让人重新看清目标。
现代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很大程度和金钱、地位绑定,所谓的志向,往大了说是当上政府高官或者企业高管、手握资源遣调千军万马,往小了说是考上知名学校、考成公务员或聘入知名企业、要车有车、要房有房。
一个人真的需要什么、真的想要什么,似乎不再重要,长大后也没人再提起。
想起之前在山上工作时,教我们给杏树剪枝的老教授,还讲过很多关于植物的事情,我就听他讲过自己种植的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可不像一年割几次的韭菜,要好几年才能有一次收成,一亩地也不过几十斤的产量(具体数据我忘了,也没有谈石斛的品类,只是在闲话聊天)。他自己就有个园子,种植一些铁皮石斛,自己喝,也卖些给认识的朋友们,几千块一斤。比市面上铁皮石斛的价格高出很多,但朋友们都争着要,因为他的铁皮石斛药效很明显,有次朋友喝了他的一杯石斛泡水,跑了几趟厕所。
市面上不乏便宜的铁皮石斛,几百块一斤,长得一模一样,也可以当着你的面给你切成片或磨成粉,但糖尿病患者买回家喝,就是没用。为什么呢?因为都是催生出来的。几年才收一次?太慢了,怎么赚钱!怎么扩大规模!怎么做成项目贷款!
(我知道很多人对中医抱有敌意,所以在此并未讨论中医药,只论及植物以及植物的药效。邵教授也不是干中医的,而是植物专家,所以对这个故事不必事先存有定见)
回到“弱其志”的话题。
我们的人生,也像是被化学品催生出来的一般,个体所谓的成功其实毫无营养,只让社会浮起一阵泡沫,看似富强,实则虚胖。
很多人以为“弱其志”是让人民放弃学习、放弃思考、放弃提问,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准提任何反对意见,浑浑噩噩作为人矿度过一生。
恰恰相反,“弱志”是要让人回归本然的自己,在一个不争的社会,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自然的成长。当然还是得上学,但是不必为了成绩起早贪黑,不必为了高考压力山大,更不必因为没考上985、211而自卑一辈子;当然还是得上班挣钱,但是不需要为了房贷而掏空六个钱包,也不需要为了孩子的补习班过紧巴巴的日子,更不需要在公司里巴结领导、公司外巴结客户。
而且,社会并不会退步,创新也不会停止,甚至会因此有更健康的发展,因为人心变得踏实。砸钱也研发不出的芯片或许可以因此而有突破,当研发人员出于对科技的热爱,而非对钱的热爱,内生的动力会帮他们跨过很多难关(何况,即便投资芯片产业高达万亿,又有多少钱真正流入科研人员的口袋呢)。
老子的一句“虚其心”、“弱其志”,就是要人回归成一个正常的人。
《孟子·告子》: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孟子·滕文公》: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以前读到书上说“人人皆可为尧舜”,总以为是说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努力而拥有尧舜那般的智慧,但现实显然不足以支撑这种理解,所以我在简单的逻辑推理后,笃定孟子这个说法是放狗屁。
现在看来是自己没做到“虚其心”,理解歪了。尧舜的智慧,不在于通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能看清道本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所以做尧舜,就是做一个人。
也想起《孟子》里的另一个故事,说到了不正常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孟子·离娄》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欤?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故事很有意思,是这个叫淳于髡的人,觉得抓到了儒家礼教的毛病,所以哼哧哼哧跑去找孟子,想戏谑他一番。
他首先让孟子承认“男女授受不清”是礼,然后抛出杀招:你嫂子溺水了你救还是不救?
孟子的回答也有意思:虽然男女不该乱接触,但如果不伸手救嫂子,那就不是人了,而是畜生(大概也会被大哥活活打死)。礼贵会时,所以要应时权变,见形施宜,不能够因为“男女授受不清”是礼,而分不清情势呢!
淳于髡接着甩出第二个问题:现在天下都溺了啊,怎么没见你救救呢?
对此,孟子的回答就很讨巧,只说救天下要靠道,不能靠手,没那么简单…
以前很满意孟子的回答,因为我认为“权变”属智慧之上乘,孔子便曾言“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真能通权达变,才可立于礼,才算入了道。
但是读了老子这章后,忽而对孟子的解答很不满意,因为这不是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矛盾了么?人家尧舜肯定通权达变,普通人能么?
我猜,淳于髡大概是想延续前一个问题,接着调戏孟子:若天下的人都被礼教束缚住,成了标标准准的书呆子,该怎么办呢?虽然你懂权变,但是他们可没你这么聪明啊!
孟子的回答就太敷衍了,根本没有理解淳于髡的意思。(当然,我其实无法判断淳于髡本人是不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书上也没写他听到孟子的回答后是什么反应)
和法律技术主义一样,如果一个人学了很多东西,反而需要更高的智慧才能判别是非,那么他就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了,还不如什么都不学呢!反而一个普通人,只要发扬本性,才不会顾及这些礼教的狗屁,一把就会将嫂子救上来。
当礼教成了社会规训,人人陷溺其中,做不了普通人,这天下能不乱么?
回头看看前一段,就能发现所谓的“尚贤”、“贵难得之货”,是要激发人的雄心壮志,让他努力挤进更高的社会阶级,成为人上人,这样的社会规训和礼教无异,都会制造冲突,让人忘却本心、在利益和虚名中膨胀又膨胀,直至在权力的手中丧失利用价值,被当成废渣一样处理掉。
《论语》中的“志”
我们也可以额外讨论下,同样是“志”,为什么在孔子眼里却是“不可夺”?
《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我第一次听到孔子这句话,源自梁文道介绍好书的电视节目《开卷八分钟》。不记得是他介绍到哪本书的时候,忽然提到了大儒梁漱溟在文革时的往事,以及这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也是在那一刻,我心神被震动。啊,竟有如此气概!
在那之前我可不怎么喜欢儒家,很烦他们以孝迫人,忽而发觉儒者竟能有這般气概,讶异十足,所以印象深刻。
再来看老子的一句“弱其志”,是不是忽然觉得眩晕?孔子和老子这是要干一架么?一个说“看我削你丫的”,一个回答说“嘿嘿,你削不动我”……
且等等,让我把故事讲完。
后来偶然间读到梁漱溟的原话,我才意识到,他说这句话不是为了展现什么气概,也不是一番意气风发的模样,反而相当狼狈不堪。
(图/沈鵬年《行雲流水記往》选段)梁漱溟在文革中受到压迫后说的一段话
文革中的文化人,被人欺凌、受尽侮辱、生不如死,有人自杀、有人屈从、有人发疯,身处这样的境地想要坚守自己的道义,不是容易的事。
的确,每个人都可以摆出很酷的样子,得意地来上一句:“匹夫不可夺志也”,但没有任何意义。重压真的堆到自己头上那刻,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扪心自问,若是受到这般压迫,我还能保有文化人的骨气么?我不知道,很想知道,也害怕知道。
再回过头来看“不可夺”和“弱其志”两句,便能发觉孔子和老子两个人,谈论的是不同的层次。
孔子是讲个人的宁死不屈。即便只是个无权无势普通人(匹夫),也能在极端的压力下,选择遵守自己的本心。或许会失去名利,甚至失去生命,但最后的选择权仍在自己手中。
就好像在《V字仇杀队》里被藏在监狱中的那封信所说:“我会死在这儿,我的每一寸肌肤都将腐烂成泥。除了一处!内心的那一寸!那么微小,又那么脆弱,可它是这个世上唯一值得珍视的东西,我们绝不能丢弃它、卖掉它,也绝不能让人夺走它!”
(图/漫画《V for Vendetta》片段)《V字仇杀队》里,被关在监狱里的女主角Hammond读着Valerie偷偷写在卫生纸上的信件
而老子是讲化民成俗。圣人治理天下,就是要戳破社会上虚浮的泡沫,让普通人都能回归本心,不争名夺利、不争强好胜。
如果把“名利的诱惑/权力的压迫”和“本心的坚守”强加给人们做选择,少有人能抗拒诱惑而不陷溺其中,也少有人能顶住权力的高压而守住内心那一寸净土(参考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
但若给予人们公平公正的环境,让他们不争、不盗、心不乱,他们无需抗拒诱惑,也无需承受强压,自然而然遵从本心行事,就能时时保有内心那一寸。
实其腹,强其骨①
看到“实其腹”,一开始花了点时间思考其中深意,吃饭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三个字意思很简单,就是“吃饱饭”。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有吃饱饭的权利,不能做到这一点的政府,天然失去了执政的基石。
虽然这三个字意思简单,但反过来看,并不是说让人吃饱饭就能称为“实其腹”,所谓的“空其腹”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第一种表现形式称作“吃不饱”。
建国后为了超英赶美,开始在重要的工农业品产量上跃进,要求不断提高钢产量和粮食产量。于是各地开始虚报产量,从河北魏县的亩产2394斤到河南西平的亩产7320斤,到湖北孝感15361斤,再到安徽繁昌的43075斤,逐渐扭曲到无法理解(此处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相较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正常情况应该是亩产不超千斤,但扭曲的数字足以说明,盲目的目标导致了不切实际的跃进。
这个真实的历史说明了“壮其志”(赶英超美)和“空其腹”的关系,因为随着大跃进的泡沫破灭,紧接着就是饥荒和遍地的饿殍。
纽约时报中文网:储百亮《大跃进究竟饿死多少人?》大多数中外研究学者都估计,“大跃进”泡沫破裂后因饥饿和患病而死亡的人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或许更多。……“大跃进”从1958年开始,当时党的领导层拥护毛推动中国快速实现工业化的雄心,通过一场火热的运动来动员劳动力,将农村合作社合并成巨大的,从理论上来说具有巨大生产力的人民公社。随着浪费、效率低下以及盲目的狂热让生产每况愈下,竞相建设工厂、公社和大食堂,打造奇迹般的共产主义富足典范的努力开始撑不下去。到1959年,农村地区开始出现粮食短缺,而加剧困难的是,农民被迫将粮食上交给国家,以保障不断扩张的城市的粮食供应,结果饥荒开始蔓延。表示质疑的官员遭到清洗,由此制造出一种疯狂的恐怖气氛,使这些政策得以继续推行,直到灾难局面不可收拾,迫使毛不得不放弃。
改革开放几十年,人们生活明显好转。但这还不足以称为“实其腹”,因为有太多隐形的贫困家庭,看似吃得一口饱饭,实则生活中需要处处拮据,生活并不心安,没有足够的存款,一个重病就能让全家返贫。
总理李克强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说:“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二、第二种表现形式称作“吃不好”。
即便是生活在都市中的白领们,明显不是低收入的人群,但对于这群人也不能说达成了“实其腹”的标准。
现代人的都市生活,常常需要长时间加班,远距离归家,辛苦工作一整天,都没有时间喘口气,更是腾不出时间、空不出手来买菜、做饭、洗碗。吃什么呢?去餐馆、点外卖呗。每天下馆子这么爽?怎么可能,点的都是便宜的,哪儿有钱天天吃好东西。
再换餐厅视角,越来越多的餐厅用上了预制菜。不仅可以让流程工业化,服务更多顾客,更可以节省很大一笔人工费用。去年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就曾估计全国70%的外卖商家会使用料理包,连锁餐饮店使用预制菜也是近乎公开的行业秘密。可惜的是,预制菜毕竟比不过菜市场直接买到、现切现煮的新鲜菜,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
就算有风险,至少预制菜用的还是真材实料,更加可怕的是“科技与狠活”。去年火爆全网的网友“辛吉飞”便演示过如何用三花淡奶兑开水制作白白的“牛骨汤”,如何用鸭肉边角料做出以假乱真的“肥牛卷”,还有糖水加香精合成的蜂蜜、没有肉的淀粉肠……看得胆颤心惊。
(同样,无需争论到底辛吉飞是真的揭露黑暗还是纯粹贩卖焦虑引发恐慌,只是指出现实中确实有企业这般操作。想想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案件,连大企业都为了利益丧尽天良,何况是街边可以随时跑人的小摊小贩)
如果经常吃这些东西,就算从不曾饿肚子,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好身体。西方就有个很有名的说法,叫“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意思就是你吃进去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打个比方,同一个人,每天三顿都吃烧烤炸串重油重盐,或是每天新鲜蔬果营养搭配,身体的状态肯定会不一样。我们身体的成长和代谢全是靠每天吸收的新营养,前一种的饮食习惯热量过高,很可能长成个胖子加满脸痘,后一种饮食虽不至于让你身轻如燕,至少能减掉很多隐疾。
所谓“实其腹”,目的是有足够的资本“强其骨”,自然是健康饮食好过重盐重油。而把人的闲暇时间都抽走,让他们不能正常地吃饭,自然就不能称作“实其腹”。
实其腹,强其骨②
至于“强其骨”,则明言吃饱饭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不是让你好吃懒做、养一身的膘,而是强骨以干事,鼓励人的自然发展。
人的自然发展,可以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来探讨。
从身体发展而言,即健康无病、免疫力强。
疫情肆虐之后,大概能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健康对人的意义。挣多少钱、有多少豪车豪宅、在中央当什么高官、在企业操刀多少亿的项目……如果身体有问题,这些全都没有滋味。
回想感染新冠之后,躺在床上哀嚎的时候,高烧头疼得难以入睡,虚弱得手无缚鸡之力,吹一点风都怕冷,人生哪还有什么乐趣,只想着快点熬过去。
虽然所有生物都避不了自然的衰老死亡,但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可以争取更强的免疫力,避免内生性疾病(习惯不良、情绪不稳或基因问题导致)和外源性疾病(细菌、病毒或有害物质导致)。
从心理发展而言,即心有愿景、充满干劲。
在此借用管理学教授Fred Luthans提出的概念--心理资本(PsyCap),探讨如何在心理层面“强其骨”。心理资本即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解为四个面向(H/E/R/O):
H代表希望(Hope)-- 对未来是否还有期许呢?有所期许,就能知道自己想要去往哪里(具体且可衡量的目标),找到通往目的地的路径(可以寻找多种不同的路径,可以把单一路径分解成不同的小目标),并且在途中尝试不同的方式前行(可能在不同路段要用不同的方式)。
E代表自我效能(Efficacy)-- 是否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如果相信自己确实能够达成目标,自然会更加努力;如果总自我怀疑,内心激励不足,可能会失去动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R代表韧性(Resiliency)-- 面对打击能否变成不倒翁?到达目标的路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遇到阻碍后是直接放弃,还是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寻求他人的协助、利用更前沿的科学手段?
O代表乐观(Optimism)-- 是否能有现实主义的乐观态度?乐观并非不切实际的自我陶醉,而是在直面现实的基础上,拥抱过去的成功与失败,在此时此刻努力并享受其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机会。
相比心理资本,人们可能会更多注意到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教育程度、工作经验、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等可以使用的专业能力。
所谓社会资本,指的是信息资源、人情网络、社会地位等可以利用的人脉资源。
不同的聚焦点,会把企业和个体导向不同的发展道路:只注意到个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自然会把人们导向学校学历、工作平台、社会人脉等方面的军备竞赛;若注重个体的心理资本,则能突破普遍性的零和博弈思维,使得合作精神大于竞争精神。
这也让我想起唐凤批评台湾教育体制的病态竞争时,提到的Competency(胜任能力)和Competitiveness(竞争能力)。
《專訪唐鳳:台灣教育體制的病態競爭,部分原因來自「翻譯錯誤」》 “明明才八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做這些事(霸凌)?一定不是他本能會做這些事情,一定是有什麼結構性的原因……” ……小學二年級面對同儕霸凌,唐鳳因而休學一個學期,在休學期間……閱讀、找人討論,唐鳳試圖瞭解造成霸凌的內隱、外顯動機。“因為他們的自信心是建立在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上,例如『我是班上第二名,但把第一名趕跑了我變第一名,自信心就變強了』,這完全沒有任何道理。” 唐鳳直言台灣教育體制的病態競爭,部分原因來自翻譯錯誤。“『Competency』不是核心競爭力,『Competitiveness』才是,一個是往內探求,另一個則是向外競爭,”翻譯錯誤建構的教育體制,讓人與人之間似乎僅存競爭關係。由知識導向改為素養導向,翻轉過往將所有人擺在同一跑道、比較相對位置的競爭體制,“每個人的學習歷程都不一樣,找到方向就能贏在起跑點,因為你有你自己的跑道。而在你的跑道上,會遇上許多志同道合的人……體制和體制、團體與團體間也許有互相競爭,但人跟人之間是只有互相合作的,永遠都是自發、互動、共好。”
和“不尚贤”同理,“强其骨”所培养的心理资本正好可以避免你死我活的竞争思维。如此不仅提高个体的胜任力,还把人引导向互相合作。
此外,培养心理资本,也能让人承受更强的社会压力。
之前讲到“工作不分年龄+学习不分年龄”的构想,我就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种模式是否会导致人们混吃等死?毕竟没有社会在前面放个诱饵、牵根绳子、后面拿着鞭子,人们从哪里来的动力出门上班呢…懒床不好么?看肥皂剧不好么?打游戏不好么?大家干脆一起躺平呗。
如果加入心理资本的考量,就可以理解,所谓“玩物丧志”不是因为外界没有足够的诱惑/鞭笞,也不在于他们缺乏“志向”,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资本出现赤字。整日沉溺于影视剧、聊天打游戏、熬夜玩乐、睡到自然醒、吃饭点外卖、邋里邋遢、生活一团紊乱,这样的人是在逃避社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心理免疫力面对社会给他的压力。(注意,不是反对看电视打游戏,而是任何嗜好不应超过限度,影响日常的生活)
正如身体需要免疫力作为防护,心理也需要一层防护:足够的心理资本。
黄金圆环中的“强骨”之策
我想借用TED演讲“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中的黄金圆环,进一步说明若没有外界的诱惑、外力的鞭笞,人从哪儿得到行动的动力。
演讲者Simon Sinek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做到他人眼中的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让那些行业领袖、天才人物如此与众不同?IQ并不是能让人满意的回答,因为他们很多人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甚至一开始还不如我们。
经过良久的思考,他终于解码了他们思考/沟通/行动的模式,并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黄金圆环。
(图/黄金圆环)Simon Sinek在TED演讲中讲述了他的黄金圆环理论
黄金圆环由三个同心圆组成,最外层是WHAT,中间层是HOW,核心层是WHY。
WHAT指【做什么】:世上的每个人/每个组织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可能是销售卖货,可能是厨师烧菜,可能作者写文……或工作或学习,或产品或服务,他们手头上在做的事情就是“WHAT”。
HOW指【如何做】:一部分人/组织能敏锐地在一团乱麻中发现线头,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事情一点一点梳理得条理分明。做这件事情要从什么地方下手?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那样做(注意,这儿的“为什么”和下面的“WHY”性质并不同)?我们面对的对手/客户是什么性质?如何能够让更多人接纳并拥抱我们/我们的产品?……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HOW”。
WHY指【为何做】:只有极为稀少的人/组织清晰地知道为什么他们在做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很多人面对“WHY”这个问题,会简简单单地归纳为“为了生活/为了盈利”,但这并没有回答到这个问题。金钱以及随之而来的地位、享乐、养活家庭等等只是“WHAT”的结果,而非你做【这件事】的最根本原因。所谓的“WHY”,是激发你去做这件事的最原始冲动。
或许不是巧合,那些最成功的组织或者领袖,他们对于“WHY”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并且,他们不是由外而内的抽丝剥茧--看到WHAT后,思考HOW,然后寻找WHY;而是由内而外地探索突破--聚焦在WHY,知道为什么自己想要达成此事,然后在寻找路径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停学习HOW,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形成简单的WHAT,即产品或服务。
类比老子在本章的圣人治道,就能发觉“强其骨”正是强化人对于“WHY”的意识,同时“弱其志”则是让他不要迷失在“WHAT”带来的名与利。
特别注意,虽然可以如此类比,但不要陷入两个误区:
一则,并不是说让人聚焦于“WHY”,人人就能成为乔布斯或爱因斯坦。那些巨人大跨步式地改变已知世界,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极为珍稀难得。
二则,世界不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像巨人一样改变世界,WHY的价值是让我们自由做自己。找到自己的WHY,就能更勇敢地尝试和创新,走出更多有质地的小碎步,并享受人生中的小碎步。
反过来说,如今社会盛行躺平,恰恰正是因为人们每天只能看到手头攥着一堆WHAT干不完,找不到根本的WHY,失去了方向感,于是连HOW都不想花时间研究,只是日复一日潦草地应付着WHAT。
WHY的缺失,让努力失去了意义。人们为什么上学?为什么上班?为什么挣钱?又为什么要活着?小时候的我们,小脑瓜里有那么多的为什么,看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觉得如此新奇,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满脑子的WHY(看到啥都能变得很嗨),变成了追求HOW(学一堆知识并引以为豪),到最后只懂得WHAT(走不出单调的舒适窝)?
回想前一节,就能发现老子的“三不”是创造大环境的要则,而此处的“虚实”、“强弱”则是引领个体的准则。
我们活着还是会想要创造些什么、做些什么,不然这日子过得多无聊无趣啊。但是具体做什么,和个人在环境下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尚贤”、“贵难得之货”的见欲环境,自然要考985大学、进百强企业、开超级跑车、泡最骚的妞、喝最贵的酒,纸醉金迷。
在“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的不见欲环境,就必须回归自我,问问自己最想做什么。没人追着你逼你一定成功,没人要求你必须有钱有权才能娶妻生子,生活于是回归简单,但也可以过得不简单。
现实世界的“削骨”之策
在微博上读到过一段话,大概可称作弱骨之策:
想要剥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不断“让他们提出方案但不采纳,让他们提出意见但不接受”,比起用命令压制他们,这样的循环是最有效的,更会让人感到无助。
但这样的弱骨之策还是稍显消极。
如果主动出击,让人们在面对社会不公时,发觉周身无一人有能力追寻正义,才算真正削到了骨子里。
曾经听方可成老师讲过一个故事,关于聂树斌案。
1994年8月,河北石家庄出现一起强奸杀人案,9月批捕嫌疑人聂树斌,并于第二年4月执行死刑。2005年1月,犯下多起奸杀案的王书金在河南荥阳被捕,并供认多起强奸及杀人案,其中就包括石家庄聂树斌案。虽然王书金坚称自己才是聂树斌案真凶并要求重新立案,但直至他被执行死刑,也未被法院认可为聂树斌案真凶。
我想讲的这个故事不关乎冤案本身或真凶是谁,而是这则案件如何进入公众视野。
2005年3月15日,河南商报发表《一案两凶,谁是真凶?》,代理总编辑马云龙担心报道被禁止,所以在发表前让通联编辑转发给了全国一百多家报纸,并且附上八个字:【欢迎转载,不收稿费】。
那时候互联网并不普及,如果地方报纸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很可能撤回,甚至在发表前被其他内容换掉。也因为马云龙的这个举动,聂树斌案引起全国哗然,自此进入公众视野。
但是,同年10月,马云龙被撤职。
不仅如此,河北邯郸广平公安局副局长郑成月是最早披露“一案两凶”事件的公安人士,他发现王书金的供述牵扯到聂树斌案后,多次联系石家庄警方却无回应,便将线索提供给了媒体。2009年他被迫停职并提前离岗。
什么叫“削其骨”呢?这就是。
你凭着本心,顶着压力,做了对得起良心的事,可是不仅没有得到保护,还失去本来有的工作和地位。不管你的坚守是否换来迟到的公义,不管你是否后悔,你都成为了不公正的牺牲品,同时成为权位者用来儆猴而杀的鸡。
而看到你的被杀,所有人都变成了乖乖的猴子,面对不公会多一分迟疑,少一分骨气,不想为他人追求公正却失去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社会,无法产出正直的人。
我们社会并不缺乏心怀仁义的人,只不过不管这样的人存量有多少,也经不起消耗,因为没有了增量,坐吃山空。
有人把调查记者比作社会的看门狗,如果不是他们,毒奶粉、地沟油、黑煤矿等等可能如今还逍遥法外。但是据调查,2011年中国在册新闻调查记者仅306人,2017年更是仅剩175人。泱泱大国,十四亿人口,近乎等于这个社会无人防守,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些被称为社会良心的调查记者们,现在都去哪儿了呢? 1989年,<<郑州晚报>>记者殷新生,因揭披郑州市检察院越权事件,被诬陷入狱。 1998年,<<山西青年报>>记者高勤荣,因揭露山西运城渗灌工程造假,被判刑12年。 2002年,<<京华时报>>记者杨威,因采访物业纠纷问题而遭遇殴打,导致耳鼓膜穿孔。 2003年,<<南方都市报>>因报道孙志刚案与非典事件,影响高层仕途,主编程益中被捕。 2005年,<<河南商报>>记者范友峰,因调查报道聂树斌案,被迫辞职,淡出新闻界。 2006年,冰点周刊因刊登<<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被停刊整顿,主编副主编均被免职。 2008年,<<法制日报>>记者朱文娜,因采写辽宁西丰拆迁案,被警方拘传。 2008年,<<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锋,因报道山西公安包庇黑恶势力,被判刑1年。 2009年,<<河北青年报>>副总编辑乐倩,遭遇歹徒报复行凶,歹徒边打边喊“叫你报!” 2010年,<<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凯恩股份交易内幕,被当地公安局网上通缉。 2012年,<<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三鹿奶粉首位报道人,发表“新闻已死”,离开新闻行业。 2013年,<<新快报>>记者刘虎,因实名举报工商总局副局长,被关押346天。 2013年,<<南岛晚报>>记者杨琼文,因曝光海南万宁校长开房案,被迫离职。 2013年,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王克勤,因<<北京暴雨失踪者>>一文,<<经济观察报>>调查部被解散,王克勤本人被迫离职。 2016年,<<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三名驻武威记者,因被当地部门视为发布“负面报道”而遭遇逮捕。
调查记者凋零的过程,也就是削骨之策发挥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今天面对八孩母的铁链、面对唐山女孩的被打、面对胡鑫宇的消失等等,查证不到真相,只有丢到我们面前爱信不信的政府通报,提出问题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提前安排好流程的庭审和发布会。
如今我们的社会,哪里还有骨气可言,有的只是怨气。
常人读老子“弱其志”三字,以为意在弱民欺民,进而认为“强其骨”是在打造更有价值的人矿。
实则正好相反,我们需要害怕的是“壮其志,削其骨”,而非“弱其志,强其骨”。弱志强骨,是为“贞固足以干事”,正是强民之策。
《易经·乾卦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学以致用
先说说我自己
读大学后有了自由,常常出门游玩,看腻了山水,想读懂更多,于是爱上古建筑。曾带着一套电子版《营造学社汇刊》,跟随刘敦桢、梁思成、林徽因他们的脚步,寻找古建筑。
古建筑的意趣不仅仅在于建筑,还在于文化内核,所以为了玩得更High而想要深入中国的文化和经典,自然也接触到古代政治思想。
那个时候的我,仍讨厌政治,觉得太过黑暗,不想过多接触,也不想掺和太多。
后来香港612,国内假新闻横行,人人对港人喊打喊杀,没人在乎他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只是冠以港独之名,杀之而后快。于是我知道,再怎么逃避,也躲不开政治对我们人生的影响。被动逃避,反而可能看不清大势,只能随波逐流。所以不再逃避,开始直面黑暗,试图理解背后的根源。
现在的我,每天会花大把时间浏览当日新闻、阅读政治经典,想厘清这个世界,为失落的心找寻一个栖息地,无暇探索研究美丽的古建筑。
如果政治清明,想来我也能更勇敢地面对喜欢的女孩。
以自己的能力,如果放弃梦想,加上父母的养老金,或许可以在大城市买到房、养起车,也能有追逐女孩子的资本。但我不愿也不敢。不愿的是放弃自己的梦想,不敢的是动用老人的钱包。
所以即便有心仪之人,也不敢对未来的日子有任何承诺。虽然我知道不是每个妹子都是拜金女孩,但在社会的氛围下,终究她们会嫌弃穷困的丈夫。
(图/《狂飙》剧照)虽然杨建只是在为自己的贪污做着无力的辩护,但也透露出一个事实:赚不到钱的男人,得不到女人的尊重
所有这些,都可以溯源为政治。我们这个互害的社会,是当前执政党的治理结果,不论他们是把人民当成服务对象还是当成韭菜人矿,都不能否认这个社会已经被治理得岌岌可危了。
再说说本段对我的启发
说起来,我的志其实挺弱的,又不买车又不买房的…但是腹不实骨不强的,很必要改一改。别再熬夜,不要溺于网络中的美色,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觉心累就吃了睡睡了吃……
但这些坏习惯短时间内可能没法改善,所以还是说点实际的好了。
一方面,正如之前提过,要注意辨别“体道”和“用术”的区别。
之前刷到一个短视频,是一个企业发展专家讲餐桌上和两个大老板一起吃饭,身价较低的那个大佬A特喜欢吹嘘,身价较高的那个大佬B则和和气气地表示赞同。事前两个老板互不知底,而这个企业专家则居间看着好戏,并以此评说二人层次:B老板不怎么吱声就把A老板的底儿摸了个透,是否对自己有用、展示自己需要展示到什么层度…等等的主动权都在B老板这儿。
但在我看来,这个企业专家反而总是拘泥在手段和计谋上,他所看到的行为会以手段来解释,并用这个道理教他人谋略。在我看来,如果说B老板的确如他所说,行为出于机心而非虚心,那么A、B俩老板和他,仨人没什么区别。手段可能会有高下,但并不代表手段高的人比手段低的人就更优秀。
虚心是真的认为自己没什么了不起而虚心,还是说因为表现得虚心收获更佳而虚心?二者行为相近,但本质不同。
我更愿自己体道,而非精通用术。
另一方面,要谨慎对待知识的陷溺。
因为大环境有问题,所以人很难意识到“人生而平等”,反而是靠学习才从外来强加给自己这个认知。从这个角度而言,知识并非毒药,反而是助力,如同我现在所有超越社会规训的认知,也都是学习知识而来。
但如果是为了让大环境返璞归真,就必须注意知识的陷溺属性,而更多注重人的本性。打个比方,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就将人的本心置于法律技术之上,真正有权力下判决的反而不是法官,而是陪审团,一群并不精通于法律知识的普通人。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时刻避免因为更多更深的知识而狂妄。我更愿意自己懂人性,而非懂知识。
最后说说以后的思考方向
因为写文时用到文革的例子,所以需要特别提醒自己,我对近代史的认知还很少很浅,需要在后续的阅读中仔细思考文革政策对人的改造,和老子的政策,具体区别在哪儿。
文革的本质是政治运动,是权力斗争,大概和商申韩之流更接近,不同于老子。因为老子要使民不争,而文革中人人极尽能力相争,父斗子,子斗父。
但要往细了说,要论证为什么老子的弱志、对待知识的态度,不会导向文革中的除四旧那般的毁坏,还需要更深刻的研究和讨论。
对此,也有必要提醒自己,如果没有极度的现实主义,那么老子口中的设想可能流为媚俗,甚至像社会主义思想的真实运作一样对世界造成巨大的伤害。
的确有很多美好的想象是可以被实现的,但切勿被想象所感动。要看到希望,但也要面对现实、有改变现实的智慧。不要因为没有基底的虚空想象,而随便动用真实世界的政策武器,因为普通人无法承受乌托邦之重。
打个比方。看到“使民不争”四个字,是不是那些篮球、足球等竞技运动,全部都取消算了呢?
表面上的确是,因为所有运动都是在比拼技术、比拼体力、比拼金钱,会产生纷争,也会让人狂热。但如果真的发个政策取消竞技运动,那大概就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想想为什么的话,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踢足球、打篮球、兵乓球、羽毛球…我们真正热爱的是游戏、是趣味,正如《灌篮高手》让我们感动的是湘北队的逐步成长、面对困境的磨难和突破、和队员之间的友情、和对手之间的互相超越、挥洒汗水的青春…非比分也非输赢。只是大环境让所有的输赢都似乎成了最终的目的。让游戏回归游戏,不为争面子,也不为争输赢,则所有的竞技运动和“使民不争”四字,毫无分歧。
这个例子并不好,因为太浅显,很多现实事件不像此例如此易辨。也因此,用此例可举轻以明重,看本质而非表象。
- Author:穆瞳
- URL:www.utopian.top/article/e953af7b-0eaa-49b0-a3c5-9d14a6c42ad2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