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各家注疏精摘:

河上公注: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也。不尚者,不贵之以禄,不贵之以官。(民)不争功名,返自然也。言人君不御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也。上化清静,下无贪人。放郑声,远美人。(上)不邪淫,(下)不惑乱也。
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宋常星讲义:贤之一字,不可作圣贤,是自贤之贤。尚之一字,以尊大自处谓之尚。人我之情未绝,分别之念未却,此皆是争先之祸胎,不平之肇端也。是故在上者,以聪明才智施之于天下,天下之民,未尝不以聪明才智奉之于上者,此是上下相争也。上下相争,其国未有不乱者。圣君惟知以才智内养,不以才智施之于民,不求无争,而自然无争。……难得之货,不但金玉珠宝而已,凡世间一切所贵重者,皆为难得之货。为上者若有贵爱之心,为下者必起贪得之妄。贪之不得,未有不为盗者也。譬如人有财物者,居之则高其墙垣,行之则盛其仆从,或弓矢随身,或利刃在侧,日夜提防,未尝暂息。本来无贼,自生恐怖之心,此皆因贵此难得之货,所以有此惧寇之心也。以此观之,难得之货,即是盗贼之祸根,招盗之媒娉矣。……世俗之幻境,可欲虽多,若能洞观无碍,此心空空洞洞,不见于物,惟见于道。既无一物之可见,岂有一物之可欲乎。既无一物之可欲,心君自然泰定,幻缘岂能摇动。学道之人,果能空其可欲之念,此心不求静而自静。心既清静,心从何处乱乎。…………民之争者,因可欲而争。民之盗者,因可欲而盗。民心乱者,亦因见欲而乱。争也,盗也,乱也,所为者虽然不一,其失德失性之害,未尝不一矣。……是故末句以无为而无不治,总归于无妄之实理者,然也。
严复评点:/

尚贤

初读“不尚贤”一句时,有大大的疑惑,因为这个说法实在有违平常的认知。是老子对“贤”有什么不同的定义?还是根本就在贬低贤者?
来回思索,才发觉误解了这句话,因为“尚贤”与“贤”是两码事。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厘清“尚”的影响。
如汉代尚孝,举孝廉为官。结果人们争相表现自己的孝行、争相宣传自己的孝行,其中的真孝情到底有多少,实在不好说。
如今则是尚政绩,追求GDP的增速。有足够政绩,官员才能升迁,所以地方政府每每强行举债,大兴基建,大搞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甚至有贫困县为建豪华政府楼,背上几亿欠款难以偿还(e.g. 河南固始县、贵州独山县)。至于人民是否真的从政绩中受益,难说的很。
这些都是“尚”的作用力,不能因此便否决掉孝情、GDP在社会运作中的重要性。
我想起一则知乎问答,可借以进一步探究“尚贤”对普通人群的影响。
(图/知乎)领导让催菜,该怎么办?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这则问答在网上引发了很大争议,赞同者认为答案中的技巧手段是人情世故,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奴才文化。当时我也有些矛盾,觉得这些内容确实能帮到职场新人,可内心总有股别扭劲儿。
那时以为这股别扭感源于对答主的妒忌(人情世故我确实无此份纯熟),现在想来才觉得有更深层的忧虑:人生的出路本不该如此的内卷,本不该追求变得圆滑世故。
一如那些应对酒桌文化的文章,表面上教了你保护自己的手段、脱离囧境的妙招,实则暗地里表达着对酒桌文化的顺从,同时暗示你去跟随他的顺从。如若你选择顺从,学习这种种手段,或许在职场和酒桌上真能混得风生水起,但代价却是放弃了以本心行事。午夜梦回时分,是否怀念曾经率性而活的人生?
顺此思路,也可发现其中更深层次的矛盾。
人们争相学习这样的手段,不仅不以为耻,还暗自窃喜。可是你能责怪他们吗?你能劝止他们吗?
不能。这又不属于作奸犯科、杀人放火,法无禁止即可为,他们有什么错呢?而且用这种手段获得的利益可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身处职场和酒桌困境的人,更是急需摆脱困境的手段。想要通过肤浅的道德教诲改变他们,才是too young too naive。
更重要的是,对于个人而言,很难从这样的矛盾中突围。舍此手段不用,不仅仅会失去潜在的利益,还会被认为是愣头青、冥顽不灵,招致群嘲。社会氛围逼着你变得世俗,变得市侩。
让这些手段发生作用的环境(比如酒桌文化),才是施害的源头。
这就说回到了“尚贤”。
所谓的“贤”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内在的贤,是修行自身有所得;第二层则是贤之虚名,可借以求取权位、牟取私利。
而所谓的“尚”,是让两个层面转换的催化剂。将“贤名”与利益绑定,便会创造出一个施害的环境。在此环境之下,人们所争的不会是内在的“贤能”,而是“贤名”所带来的声望、权力、利益,种种明争暗夺、勾心斗角的手段,尽皆上场。
即便这是个有害的环境,普通人也难以逃离,除非甘愿平庸、甘愿贫穷、甘愿承受社会氛围的压力,做个“怪人”。
还记得韩国电影《率性而活》中的执拗警察么?
他就是这样一个怪人,生性秉直,做警察更是率性而为,为此承受了太多社会的压力。可幸的是,这是个喜剧,最后他得到了应有的待遇。可悲的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率真的人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notion image
(图/豆瓣)《率性而活》豆瓣7万人评价,得分8.2。是否因为人们也向往直率的生活?
所有的问题,最终还是回归于顶层的战略、规则的制订、利益的分配。
“尚贤”便属于顶层设计的一环。即便本意是求取第一层面的贤能,待得具体政策的实施,终究需要可供比较的明确量化标准。因此,在政策落地之刻,这些量化标准也把人们导向了具体的利益之争,顶层设计中的贤能也沦为第二层面的贤名。
正如高考、研考、公考,目的是挑选出人中精英,但实际经历过来的人却明白,中选之人和落选之人没什么大不同,家庭环境、人脉资源远大于个人努力;而且为了通过考试付出的努力,也无实际的用处,不过证明了自己愿意服从社会的规训。

难得之货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若其他条件不变,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也即是说,如果需求量大而供给不足,自然价高者得;而如果供给量远超所需,货物自然变得廉价。(当然,生产批量货物的规模效应、生产单个货物的边际成本、市场本身的参与和开放程度等等情况,也都在影响定价,但我们不是在讨论经济学,所以可以忽略这些条件)
所谓“难得之货”,意指市场有需求,但供应量不足,自然市场价格高企。这不就和“不贵”出现矛盾了么?这可是最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啊,难不成老子要和经济学杠上了?!
矛盾之一:若此处的“不贵”是一种态度,那么市场关系下的定价,更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态度,只要市场足够自由,那么定价就有其合理性。
矛盾之二:若此处的“不贵”是一种政策,政府强行让定价偏低,那么除了价格,还会出现其他因素干预到买卖中,如人脉关系、地域因素等等。也就是说,就算买得起,普通人也很难买到,定价再低也没用。
仔细想想,却发现老子的理念恰恰符合经济学。
一方面有必要厘清,人们想要的不是“难得之货”的货物本身,而是此货物背后的财富地位象征,把它们当作了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的工具。这儿的“难得之货”在经济学里也有对应的专有名词,即“韦伯伦商品(Veblen goods)”,特征是越贵越有人买。
豪宅、钻戒皆是此类,但最容易理解的例子还属女生们疯狂追求的奢侈包包、男生们想娶回家的超级跑车。如果把这些包包和跑车拆分成零部件分别计价,会发现比总价低很多很多,即便算入人工、推广、税费等等生产销售费用,也还是如此,因为它们有很高的品牌溢价。
比如保时捷、香奈儿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就是那些包包和跑车的门面。一旦把它们的品牌标志摘掉,还有谁愿意高价入手?
notion image
(图/LV官网上随手找的一款包包)假设同样的材质和工艺,但把包包上的LV字样换成NV,你还愿意为它花费2万大洋么?
另一方面,可以发现老子是要往需求端下手。
货之难得,说明供给量少于需求量,既然加大市面流通量不容易,那就尝试降低需求量呗,买的人少了,自然能压低价格。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降低人的需求?
谈此问题之前,我想先把人群大体分成三类:引领趋势的人、紧随趋势和被动跟随趋势的人、和趋势对着干的人。趋势的领头人在人群中的占比极少,但总是走在新浪潮的前端,好比网络社交平台的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可以引导大众舆论,趋势的领头羊也可以引导大众的审美品味甚至价值观;大部分人,要么紧随趋势以凸显自己的品味,要么对趋势不怎么敏感,但不愿意显得另类,于是被动跟随趋势;还有少部分人,或者没能力跟随趋势,或者对趋势不敏感,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宁可守旧。
打个比方,钻石公司为了推广产品,将钻戒与爱情、婚姻绑定在一起,就创造出了一个趋势:想娶她,就为她买一颗钻戒吧!还记得那句经典的广告词么:“A diamond lasts forever.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惹得多少男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爱而掏空钱包,也让多少女人瞧不起买不起钻戒的男人。
所以,想要降低人的需求,就要利用到这些趋势的领头羊。让过去的某些趋势自然落伍,同时开发出新的趋势,这样应该可以打断过去的思维惯性,改变人们的需求。对“难得之货”的需求降低,那么“不贵”就不会仅仅是自己的态度,也会成为大众的态度,即便不靠政策压价,价格也自然下降。
此外,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此处所言“难得之货”绝非生活必需品。
如果基础的食物、水电供应不足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自然争端四起,偷盗横行。基础民生物质的缺乏,可没法靠降低物欲来达到供需平衡。每个人都有生存的资格,在正常的社会里,每个健全的人都应该足以养活自己,每个老幼、孤寡、病残都应该有公共福利作为后援,政府必须保障生活必需品及时足额供应,不应让其成为普通人的争端。
在生活必需品之外,我们活着真的还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么?虽然每个人都有求偶的权利,但不是必须买钻戒才能结婚,毕竟钻石不能吃,也不能住,也不一定能保值……
另外,有一点我目前还没太想明白。
对于国家而言,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打交道,是否也能做到不贵难得之货呢?
比方,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是很重要的国家金融支撑,也在国际间贸易有很关键的作用,这些貌似和金玉珠宝一般,也是所谓的“难得之货”,但是“不贵”是否会影响国际间贸易和国家实力呢?如果“不贵”的话,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藏汇于民呢?
这块涉及国际经济学,我学的不怎么样,没有特别的想法。倒是想起《大学》里的一段话,虽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但和“不贵难得之货”有所共鸣,意指为政不宜务财求利、与民争利。
《大学》: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不贵难得之货,不仅仅是防止人民偷盗,更是藏富于民,以期“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若人民沉溺于物欲,自然会起贪心、动邪念、引争端,所以后面接着讲“不见可欲”。

见可欲

看到“可欲”二字,我首先想到的是孟子的“可欲之谓善”。
《孟子·尽心篇》: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但是孟子口中的“可欲”是褒义,此处的“可欲”是贬义,二者的分别在哪儿?还是说二者没有分别,只是两人对其的态度不一?
不知道,甚至我也搞不清老子口中的“无欲”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以下只能就“欲”而谈,不区分“可欲”与“不可欲”。
我觉得,欲望之乱,在于沉溺在欲望中时,单凭自己难以把心收回来。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欲望的那刻,才会恍然发觉之前自己的不可理喻。
去年读《Stolen Focus》时我了解到一个技术手段:infinite scroll(无限加载),正好可以在此作为例证。
如今短视频横行,每个人刷着抖音快手,一刷就是几个小时,停都停不下来,但你有没有发现它是怎么让你沉迷的呢?
记得互联网早期时的网页,是分成一页一页的,每次翻到底部,会显示页码,让你选择是否观看下一页。而所谓infinite scroll,是指网页下拉到底部之后,不再显示页码,而是直接加载新的内容,对于系统推荐类的APP,你可以无限下拉,系统推荐给你的内容永无止尽(除非断网或手机没电)。
发明这项代码的Aza Raskin在作者采访时说,他的初衷是不想让人在翻页这样的选择中浪费时间,可当这项代码被全网应用后,才显出它的可怕:人们因此在社交网站或视频App中的停留时间,比此前上涨了不止50%。没有了选择页码的间断时刻,人们根本想不到要停止,时间就在滑动间这么悄然而逝。
这个案例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你以为很多你自己的选择,其实受到了外界环境的操纵。
你觉得是自己选择不停断刷短视频的么?其实不是,如果真的在某一刻让你卡顿一下,你会有很大几率停下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亚马逊公司就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即便是网页加载时只出现100毫秒的卡顿,也会让很大量的客户流失 --因为网页延迟,所以他们不再等待加载,也就不再继续购物了。
本心和欲望,就像两头的拉力,但欲望一头总是很强盛。
要战胜欲望,一种是依靠个人修养,亦即《大学》所言“定、静、安、虑、得”的工夫,但想要培养这种工夫需要很大气力,而且只能改变个体自身。
另一种则是创造新的外界环境/形势,重新形塑个体的行为。例如上例提到的infinite scroll,便是行为设计的一种。试想,如果把案例反过来,通过行业政策强制让网页回复到一页一页的形式(或者其他卡顿方式),便能有效让人脱离不间断的网络瘾,更关键是这种变化对人的影响难以被察觉,是不知不觉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而且足以改变群体的整体行为模式。
我想,所谓“不见可欲”,就是要创造这些大环境/形势,重新设计人的行为,让他们可以依本心行事,而非创造很多的诱惑,让他们沉溺其中不可拔。
记得近几年常常看到“佛媛,滑雪媛,飞盘媛,幼儿媛”这样的新闻,是说很多外表靓丽的女性,为了吸引网络流量或博取有钱人的视线,在佛堂、滑雪场等地穿着暴露、搔首弄姿并拍短视频。这引得官媒对她们大加鞭笞,但讲真,应该批评的是她们么?我不觉得,看看日常中那些以豪宅钻戒为荣、面对权力俯首为奴的话语和行为,怎不惹得人们追求钱与权。
创造了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环境,然后要求人们不要求富、不要仇富,这不是缘木求鱼么!(虽然她们求富的手段并不光彩,但也不违法啊)
(此外,各个短视频平台的推送规则,也可以看作一例。很多传播量很广的短视频都是把平台规则研究透了,然后把受众的喜好也研究透了,他们拍的内容只是求火,未必真的是他们喜欢的内容或者认可的观点,真的拍自己喜欢的或自己认可的内容反而可能被限流。平台的规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心之乱。不过暂时留个尾巴吧,还得深入研究几个平台的规则,才能针对性地作为例证来说明)

君行民效

这段话的每一句都有明确客体:使不争、使不为盗、使心不乱。而主体虽被隐去,却很明显,是指君王,指有权力的上位者。
如此,便能发现隐匿在话语中的“漏洞”:凭什么上位者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下位者便乖乖不争、不盗了。上行必致下效吗?上梁不正所以下梁歪?只能自上而下改变,不能自下而上改变么?
①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上行必致下效吗?
准确的说,我认为不是上面的人做出行为表率,下面的人就会遵从。政策的作用才是让两端统一的重要媒介。
举个例子,疫情期间官方媒体宣传“连花清瘟”药物,人们抢购成风,很多地区直接卖断货。在此不讨论是否此药有对症药效,只表明即便没有明确成文的政策,权位者的意见已然能发挥多大的影响力。
如果考虑到“计划生育”这种强力执行的明文国策,可以通过庞大官僚机构暴力执法,那么对人民的影响更是深入肌理。
前者用软实力(宣传),后者靠硬实力(暴力),都可以改变人民的行为。(根据目的和手段的不同,效果和影响也会有所不同。虽然地方政府和人民可能对政策阳奉阴违,但这也表明他们不得不受此影响,至少得表面做做样子)
所以,上行是否能下效,关键在于政策是否合乎时势人心、是否能得到官僚机构的配合。所谓“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不仅仅是上位者的态度,更需要是可以有力执行的具体政策。
我想起孔子将君子之德比作风,将小人之德比作草。草作两头摆而无定见,君子在位,一人足以影响万民。上位者确实有如此影响力,端看如何利用这股影响力。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② 再谈第二个问题,上梁不正所以下梁歪?
有没有可能,上梁虽正但下梁歪?
这让我想起常见的一种论调:“上面的政策是好的,是下面的人把经念歪了”。(在此我并不讨论那些利用此论调攻击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市民们,他们只是把中央政策作为武器,实际对政策本身的意见并不明确。我想讨论的是打心眼认为“上面政策确实很好,出问题的责任全在地方政府”的想法)
如果不提前考量政策的执行对地方会有什么影响,会在什么地方受阻,有什么解决方案可以提前布置……单纯发布个明面上正确无比的政策,然后强压地方政府不择手段达成目标,也不设置独立第三方的全面监督,这本身就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没有上下的配合,不寻求第三方的监督,什么政策都无法达到最优效果,单纯将压力下放,是中央的不作为。
比如2022年上海封城,表面是防止疫情扩散至全国,私底下根本没考虑上海人民是否对全面封锁做好了准备,直接影响到民生。
有没有可能,上梁不正而下梁正?
如果有基本制度的保障,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治非法制),那么不管是基层官员或者普通人,都更能有持身为正的动力。因为他们得到了制度的支持,被环境压迫而同流合污的可能性会小些。
西方一句有名的法谚“法无授权不可为,法不禁止即自由”,就指明了两种情形:权位者随便一个指令,可能让一大群人流离失所(还记得2017年年底,北京清理“低端人口”时流离失所的人们么),所以“法无授权不可为”就是要限制公权力,必须得到法律授权才可执行;而“法不禁止即自由”,是在天赋人权的理念下,释放公民的自由天性,只要不触犯法律,就可以去做。
但问题在于,即便下面的人持身正行,也只能影响身边的人,想扩大影响力,就需要更大的权位,这很现实。所以,善政的目标应该是权位者,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再怎么犯错,危害也可控,而定立法规的人犯错则可能影响深远。反过来说,普通人再怎么持身为正,也无法有化民成俗之效。
③ 最后谈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不能自下而上改变?
正如前两个问题所呈现,自上而下的改变更为轻松,而自下而上的改变实在很难。前者可能只需要政策和制度的变革,后者却要考虑推翻政权、做流血的革命。
倒并不是说不能自下而上改变。《易经》彖传里曾明言“革卦”之革,可以是顺天应人的“汤武革命”。所谓“革故鼎新”,有时也可以是暴力革命。
《易经·革卦》彖传: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也。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但老子此处所言,明显不属于这种极端情况。“革之时大矣哉”,时机不对,可能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生出更多的问题。
即便革命成功,问题未必就得到解决,因为背后依旧会有利益纠葛,不从根子上解决,只想暴力压制,迟早会受反噬。
假设真的处此极端条件,如何才能脱离暴力的循环,修成正果呢?我觉得George Washington是很好的借鉴。
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陆军总司令,在美利坚合众国立国后做了两任总统,便不再参与竞选,即便他有能力也有势力,而且是民心所向,也坚守了立国的民主初衷。是不是很有“夫惟弗居,所以不去”的感觉呢~
综合上面三个问题而言,可以想见,老子在此是假设圣人在位,他/她不该如何治国?不该尚贤、不该贵难得之货、不该见可欲。

应该尚什么、贵什么、见什么?

对比《老子》前后文,便能发现老子也想要一个仁义、孝慈的社会,但显然老子也同时认为“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这样的方式只会让社会步入混乱。
《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既然清楚了不该这么做,那是否就能推知应该怎么做呢?
我才读到第三章,还没完全了解老子的想法,目前提出这个问题似乎为时过早,但是可以尝试想一想。
如果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争斗和比对,不需要为基本的生活奔波不得歇,你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是说,人生中什么才是重要的呢?
或许是年轻时对未来的期许,或许是家人,或许是梦想/爱好,又或许是思考/追求哲理。清心寡欲,日子也可以过得很简单,更重要的是想要什么就可以追求什么,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不必在乎得失,不需要逼自己成名或谋财,可以追求喜欢的人而不担心对方嫌自己穷。我觉得这样的社会不会是退步,反而能有更稳固的发展,“不见可欲”不是指放弃欲望什么都不做,而是回归本来的意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情尝试,轻松生活。
举个例子,《大学》里提到治国具体的方针,似乎就是把家族关系定为人生中重要的存在,所以将治国和“民孝、民弟”联系在一起,认为治国的要点在于“民兴孝弟而不叛”。不是作为道德教诲,而是特别重视影响人民生活幸福感的要件:家庭和睦。
《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需要注意,“老老、长长、恤孤”三点都是对上位者行为的具体要求,权位者自己必须真的做到这些。如果只想改变老百姓,而自己却仍旧住豪宅、戴钻戒、生活奢靡、显摆聪明、耍心机用手段,那是不可能让普通人放弃争夺之心的。
且需注意,这几句话并不是上位者对人民的宣传、引导(“尚”是言传,而此处是身教)。如果老子读到这段话,肯定会特别提出,不要“尚孝弟”。
再举个反例,2006年有一则非常具争议的诉讼:南京彭宇扶老人案。
notion image
(图/维基百科)南京彭宇案
注意,此处我不是讨论事实上彭宇有没有撞倒老人。我不想陷入无法确切得知真相的无用争论,而是想针对案件中的一些情形表明后续的深远影响。
一则,根据中国民事诉讼准则的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应该由老人证明撞到自己的是彭宇,而实际上法院却在原告未能提出有力证据的情况下,要求彭宇证明自己的清白。
二则,法官王浩质问彭宇的一句话“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成了舆论的导火索。
三则,审理中原告的证人城中路派出所卢所长声称笔录丢失,但有自己有拍照,但提供的证据被发现来自原告的警察儿子手机中。
四则,原告的证人,是现场唯一的目击证人,曾在事发后用自己的手机帮原告打电话,手机里有通话记录可以证明,但出庭作证时原告却表示“在场的不是这个人,他在撒谎”。
并不是说这几条能证明真相,也不是说人们不在意真相、正义,而是说,在探索真相的审查过程中,出现了太多让人无法理解、无法认可的情形,程序正义并没有得到实施。
没有人能保证如果自己某天成为当事人,会受到公正的审理,于是此案之后,所有理智的人都会考虑扶老人的得失。我也不例外,走路看到老人会尽量绕着走,确保不发生任何肢体接触,避免可能的纠纷。
此案之后,还发生过更令人悲伤的事件:2011年,2岁女童小悦悦接连被两辆汽车撞伤,但路过的前18名行人都未给予施救或联系120。人心漠化如此。
通过上面的正反二例,我想进一步论述:应该做的,是发扬人心中的“直”。
什么是“直”?
记得我第一次完整读《论语》,缘于T君赠我钱穆《论语新解》。读完后对很多地方不甚认同,尤其是对“攘羊”的故事感到极为愤懑。
这个故事,是说叶公和孔子讲说自己乡里的人,如果父亲偷了羊,会出面作证其偷盗。但孔子却说自己乡里的人不同,做了坏事,父子之间会互为隐匿其罪。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我当时恨不得把孔子骂上两句。家人做错事却要隐匿,这难道不是协同犯罪么?孔子赞同这种做法,置“正义”于何地?后代的学者还找各种法子给孔子辩护,岂不可笑!做错了就是错了,就该承担后果。
抱着这样的疑惑,和T君聊天时提了出来。T君回了我一句话,直击要害:“孔子不是在说【对或错】,他只是说这么做才是【直】”。
我才忽然反应过来,是我误解了这段对话的重点,我太在意对与错,太在意正义,所以一开始思考的方向就错了(锚定效应)。
(题外话:此例也能表明,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人读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思)
回过头去看,孔子的意思是你们乡里人的做法并不能叫做“直”,所谓的“直”,第一反应会是对父亲的爱,而非对正义的执着。不是以包庇为荣,而是意在指出叶公对“直”的定义有问题。
至于包庇其罪是对是错,孔子在此并未置予一词,但并非没有态度。
在《孔子家语》中便记载了孔子弟子曾参的一则故事,可作为参考:曾参因做错事被他爹胖揍,结果被打到晕厥,醒来后还怕自己让老爹生气影响健康,孔子听闻后把他找来臭骂了一顿,说如果不小心被打死,会让父亲陷于不义,这TMD能叫做孝顺么?
《孔子家语·六本》: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晢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晢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以此故事反思攘羊之事,亦可见孔子不会单纯鼓励隐匿父罪,因为会“陷父于不义”,但他听到叶公对于“直”的理解,必须指出叶公所说的不是“直”而是“正”,且“正义感”不能取代“直心”。
若人们能保持生来便具有的“直心”,自然会孝顺长辈、怜悯鳏寡孤独,看到摔倒的老人自然回去扶起,是自然的真情流露,而非社会规训下的条件反射。
《论语·雍也》: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如何发扬人心之“直”?

但是,如何发扬人与生俱来的“直”,而非埋没人的本性,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学力尚浅,不敢说想明白了,只能随口说几句。
简单而言,想发扬直心,就要足够包容,靠的是自由发展,而非社会规训,而非道德教诲。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反过来说,切不要把人置于“按本心行事可能受罚”的矛盾中考验他们的道德。
不要怀疑,面对这种矛盾,绝大部分人会选择避免损失,而非为了道德承担可能的损失。只有极少一部人,或是极度标榜道德感,或是同理心极强,或是家境非常富裕(不怕被讹),才会义无反顾。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人变得冷漠,好像是普通人的道德沦丧、社会中的人性扭曲,实际上真正扭曲的是环境,真正不道德的是创造扭曲环境的权位者。
所以即便是孔子面对诉讼,他也不敢说自己比别人强(想想彭宇案,到底是不是他撞倒的,没有监控录像,谁敢说自己的结论百分百正确呢),如果一定要比的话,咱可以比比谁创造的环境下更少出现争讼。
《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进一步,来看看我们如今的环境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从政治而言,公安、检察、法院都被牢牢地握在政法委的手中,一个案件如何判,法院是无法独立断案的,只要涉及到意识形态,政法委都能出手干预;
往上延申,因为意识形态决定了权力的归属,一旦出现新的意识形态之争,社会稳定和权力归属可能都会出现破裂,所以成立政法委,让它成为执政手段中非常得力的刀把子,可以向内动刀,觉得哪儿不对就捅哪里;
再往上延申,之所以要掌握刀把子,源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这种“党领导一切”的思想,想通过控制一切来避免社会失控,所谓“民主集中制”的执政方式。
这和老子所主张的方式截然不同。
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而非用智术和人民处处搞拉锯战。就因为管了太多不该管的,最后管的一方黔驴技穷,被管的一方也丧失了本心,还可能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现象。
所谓“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抛出东西来,让人心不得安宁,于是人们忘记了自己本来可以怎么生活,只想着去为一些本无价值的东西大打出手。
毓老师有个比方特别好:“狗本来是看家的,偷东西的拿块肉往那一丢,狗去争肉,忘了偷东西的。皇帝专制时代,他大盗盗国,他就用一块肉支配你,叫你去争肉,你光像狗似的去抢那块肉,然后你不知道他已经盗国。”
所谓的“大盗盗国”,就好比唐朝李世民大力推行科举,看到新进士缀行而出时说的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科举考试就是“尚贤之策”,当下面的人民互争、互害,就不会有人注意到国家的利益已被瓜分,人民的未来也只掌握在少数人或少数家族手里了。
《庄子·胠箧》: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学以致用

把思维过程写下来时,会想用很多案例,因为没有现实发生的事情作为支撑,会让所有的想法和理论变得空洞,也失去了现实意义。但是真的要写案例又发现很不容易,因为自己很多想法还是太浅白,很多案例并没有深入探索。
一则,新闻常以平常不易出现的事情作为话题,所以简单把新闻中的情形看作常态化的事件并拿来作案例,可能导致以偏概全;虽然新闻背后的社会因素可能并不鲜见,而且新闻的出现也能引出背后的暗流涌动,但相比个体新闻,总体的数据统计更能表明整体情况。
二则,很多事件并不像表面那么黑白分明,深入挖掘会发现很多细节值得推敲,但是如果深入挖掘,又和此处讨论的主题相偏,毕竟我只是想用案例佐证一个论点。
三则,每个人的政治视角不尽相同,如果把案例的涉政因素挑出来加以评判,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立场之争。近年来我尤其觉得立场之争不会得到任何有效的结论,辩论很多时候只能让两拨人不欢而散、两极分化,而不会让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好在,不管我怎么写,终究是为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要改变他人。即便我写得再怎么浅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谁还没有成长的过程呢。
至于读完本段,对我有什么行为上的启发,具述于下:
第一个,是身处下位,该如何自处?当前的环境,人民互争互害,更是以这种环境为正常(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面对这样的环境,该从俗么?
我现在想明白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无可无不可。
想争就去争,不违法就行。但是需要知道容易丧失本心,最后争到的东西未必自己就能开心。
不想争就不争,但是需要知道,可能这辈子都平庸而无用,既贫且穷,买不了房也娶不了妻,生不了子也活不到老。
至于我,可能还是选择不争吧,工作总是不到一年就想跑,很是厌倦公司里的勾心斗角。如果以后实在活不下去,就等父母过世后,找个山头把自己埋了。
也难怪我会这么喜欢“乐则行之,忧则违之;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这句话,如果能达此境,自然回复本心。我所想要的工作,是工作中能按本心行事,而不枉受过,无需耍心计,而能得到和付出相匹配的回报。和同事相处,不需要争抢什么;给领导办事,尽力即可;和客户打交道,不需要低三下气。与本心相违的事情,不做也不会被责难。按本心行事而不用担心穿小鞋,那么我就能专注于做事,花更多工夫去想怎么把事做好。
既然所想不可得,那就需要很小心,即便自己不争,还是可能被迫掺和到他人的利益之争中,这时不仅自己要足够聪明,也得尽量保持平常心,不要贬斥其中任何一方。
因为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强烈的正义心理,把是非对错分得清清楚楚,并据此褒贬他人。其实这种眼光只看到了表面的对错,没看到更根本的因素。
如果考虑到环境因素,其实底层斗争的双方都是受害者,即便一方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过于指责犯错个体其实无益。当然,如果犯法,也该按法律处置,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不指责不是出于所谓“圣母心、白莲花”,而是觉得真要指责,就得指责创造这个互害环境的权位者。
第二个,是身处上位,该如何避免下位之人互害?
一方面,是不要靠宣传、道德教诲去培养人的道德感(即以声色化民)。因为这样会让人陷入矛盾,无法随心行事,反而引发争端。
记得小时候,老师们天天教我们要尊老爱幼,给孕妇让座,给老人让座……后来工作了,坐地铁和坐公交总感觉很矛盾,因为我工作也很累的,也想坐一坐的,万一有老人或孕妇或小孩上车,我TM到底让还是不让呢?甚至有一次我真的累到只想在车上睡去,结果被一个女人硬生生拉起来,抢了我的座位。再后来,我学“聪明”了,坐公交只坐后排靠窗,坐地铁常常到车头车尾找座位--只要能避免让座不让座的矛盾,我就可以专心发呆了。
明明是美德,何时变成社会规训,成了强压在人心头的大山?
《中庸》: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另一方面,除了顶层的规划,中层的管理者对整个环境也影响至深。虽然上层不适合直接干预底层普通人的行为,但对于那些有小权位的管理者,还是需要有力的监管。所以需要“举直错诸枉”,不要提拔有枉心的人去管理那些直行的基层。
还记得《小妖怪的夏天》里的熊教头么?当普通员工(小猪妖)创新设计出稳定性更好的羽箭后,大发雷霆,表面生气对方不按规矩做事,其实暗地里是害怕自己被取代。就是这样的熊教头,管理着一帮下属,面对上层领导卑躬屈膝,面对底层员工横行无忌。
notion image
(图/bilibili截屏:《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
之所以《小妖怪的夏天》在年轻人心中泛起涟漪,就是因为对小猪妖感同身受。当前社会的企业里有太多的熊教头,而活力满满的小猪妖们被日复一日的打压,丧失了活力,要么成为新的熊教头,要么跳槽寻求新的出路。
职场的发展,分为做管理和做事情。
做事情的人,最喜欢的是“直”,不喜在人情是非之中绕来绕去,这比做事情累多了。所以中层管理者,就需要创造出更纯粹的环境,让基层员工安心做事。而最上层的管理,除了战略规划,更需要提拔合适的中层管理者。
如果提拔的是熊教头,那么再多聪明的小猪妖,也不过是普通劳力。
反之,如果中层管理者懂得赏识人才,势必引来小猪妖们更多的创新和用心,因为在这样的管理之下,他们真的能够天道酬勤,所以愿意发挥所长。
《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第三个,是处上位而不尚贤、不培养争强好胜的环境,那么还能保持竞争力吗?
这块我还没有完全思考清楚,还有待深入研究。
一方面,比如阿里铁军,培养的人就是要懂争、愿争、会争的人,公司才能迅速壮大。其他公司没法创造出如此有竞争力的团队,如果二者抗争,就很容易被淘汰,尤其是大环境艰难的时候,更需竞争力。
同理,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如果自己国家用不尚贤的政策,是否会在贸易和军事对抗中处于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我倒想起孙大午的大午集团,或许可以作为突破口。
孙大午做事凭本心,从恶劣的环境中也创建了大午集团,培育了祖代种鸡和曾祖代种鸡,创办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医院……做到了很多人花再多钱都做不到的事。
读过一本他的传记,但是对他的理念和方式还是不够了解,或许读读他的《大午立宪》,或许能够发现为什么他的企业能做到如此回归本心,同时又如此有竞争力。
第四个,是突然冒出的关于高考的想法。
既然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出了学校真的用不上,曾为考试拼命背诵的知识点,最终也逃不过遗忘二字。那么在学校为考试为排名的人生,难道不是一种浪费么。那么,是否可能取消高考呢?
当然,并不是说现在直接取消高考。因为关联的利益太庞大,过去的格局已经定型,很难一下子改变,强行改变或许还会导致灾难。
举个例子,习近平让教培行业夕夜间覆灭,带来了大量的失业人员,让好好运营的公司突然破产或强行转行,其实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相信他的初衷真的是想让孩子们不要被培训整垮了,但用的强硬手段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带来怨声载道。至少,在执行这样的政策前,需要给相关行业的人员指一条明路,开辟新的生路,从而释放孩子们,而不是释放孩子们的同时逼死相关从业者,让他们服从政策的同时自行寻找出路。
所以在我假想取消高考时,我必须同时思考可能面临的几种次生性问题:
第一种次生性问题是,孩子们不去上学,在外面瞎逛不也是引起社会动荡么?
对此,我的想法是,童年是蛮近现代才有的概念,再早一些时候,小孩子很早就得面对社会(虽然也有家中贫困的缘故)。即便现在,偏远地区的小孩子们也是早早要帮忙养家糊口。
既然童年教育是后有的概念,自然可以考虑【工作不分年龄 + 教育不分年龄】的方式。
工作不分年龄,不是要找童工来压榨,而是说,只要受过针对所有人的基础教育(免费教育,针对基础的能力,比如识字、生活技能这种),可以选择继续教育,也可以选择直接参加工作。
不要觉得小孩子做不了事,给他们机会他们也能做很多事,比大人做得还好。也不要把大人和小孩子划分得那么明确,用大人的姿态歧视年龄比你小的个体。
教育不分年龄,就是说只要他挣了钱,想要学什么就去学什么,觉得自己缺什么就去学什么,可以为了更好的工作,也可以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都可以。
我有朋友因为没有读过大学,一直很遗憾,看到大学生都会自惭形秽一番,其实让他们自卑的这个制度才是有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是说年龄大了就不能学新东西了,另一方面大学只是一个设置了一个门槛,在里面学到实实在在东西的其实很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读大学,很多只是为了就业而把大学毕业当作必要的敲门砖,如今的大学连技校都不如。
第二种次生性问题是,没有学历企业靠什么招人呢?
对此,我最近读到端传媒的一则文章,觉得蛮有启发的。
端传媒国际深度报道《異鄉人:求職好像相親,我在日本是如何找工作的》:日本企業在入社之後一般會有一到兩個月的企業研修,把你当做完全不會的新人,從頭開始教你。日本企業並不期待校招畢業生成為一個「即戰力」,他們並不看重實打實的能力,也不會太看重學歷。而是更看重有些虛無飄渺的「人性」,「潛力」和「幹勁」。在日本的求職所有人基本都要穿同樣的衣服,拿著放在地上能立住的公文包,女生是同樣方根的黑色鞋子。我覺得這宛如西裝店的陰謀。我一個學姊在面試NHK的時候,NHK的面試官問她,你對社會有什麼不滿,她說為什麼日本面試像是有不成文的規定一樣,大家都要穿一樣的衣服。NHK面試官說,是因為面試官不想受外表服飾的任何影響,面試只去關注這個人本身。读者评论:……日本的就業環境確實有點奇怪,比起「能力」他們更著重這個人是不是能夠「合作」。他們覺得業務的部分可以再教再學,因為他們有很詳細的SOP,他們招新人進來除了換新血,主要只是要有「人」可以做。(所以合作>能力)……读者评论:……身在软件业,coding的思想和技能是没人会从零开始指导的。这种科系跟行业大相径庭的状况会让我觉得她很难触到这份工作的“核心”。读者评论:……这不是一个大陆人能够很快适应的面试环节。而且面试中,对男性的学历要求和女性的差距过大也是活生生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这是一个看起来能让我们挣脱中国特色价值观的社会,但它依然堡垒森严,高墙林立。
之所以列出部分读者评论,是想说,我知道他们的方式并不十全十美,也有一些历史遗留或社会因素导致的弊病。我在此只是想借用日本社会对求职者的态度:不是专注于找适合坑的萝卜(必须专业对口、经验对口,直接上岗就能干),而是愿意用力气培养新人。
保持这样的态度,或可以破解企业招人过于注重筛选学历的问题。
目前只想到这两种次生性问题,所以只能稍作此浅探。
就总体而言,我觉得必须先改变整体社会对于高学历的追求,当学历并不成为人与人比较的方式,高考的意义就能逐渐丧失,拼命培训、拼命补习的风气也能渐渐消散,这也能让过剩的从业人员逐步下降。待得高考的意义名存实亡,取消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不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
我读高中的时候非常痛苦,我相信以前读高中的人也很痛苦,但痛恨那群人从高中解脱后,竟没人回头来解救后辈的小孩子们。当时我觉得,那群人只知道自己享福,所有人都忘记了曾经的痛苦,所以后来的我们,一年又一年,继续沉沦。只希望未来的自己不要忘。
现在的我,依旧没有能力去解救那些正在读高中的后辈小孩子们,但是至少不需愧对当年的自己了。如果某天我真的有权位,一定会寻找靠谱的方式把高考这种反人性的东西搞掉。即便先得用五十年的时间熬死我们这一辈思维固化的人,也要让下下代的孩子们能不再被高考定义人生。
我想起《Stolen Focus》上提到过一个故事:作者采访了一个名叫Nicholas的兽医,他会给不同动物园的动物看病,还曾帮北极熊开药。但他却直接了当地告诉作者,这些药物都只是让动物们短暂安定的临时用药,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关掉动物园,让动物们回归它们本来的自然环境。
很讽刺的是,学校何尝不是一种动物园,学生们被关在园子里,被考试成绩和学习压力逼到角落,天性得不到释放,人生被扭曲。
第五个,是关于娱乐圈的想法。
从某个方面来说,娱乐圈的生态并不健康。演员成名后,可以依靠各种广告收入、天价演出酬金,一下子成为富豪,也因此很多演员更喜欢参加综艺节目,吸引流量,也会各种利用绯闻、各种斗争,不折手段希望成为明星。既然收集名气的最好方式不是靠专业能力,谁还会想着磨练自己的演技、歌技呢?
最近看到《狂飙》主演张颂文几年前的一段视频,抨击了娱乐圈的生态:“顶多只有0.5%的演员…衣食无忧。中国99.5%的演员…工作时间在18个小时,收入极低,被人不停的压榨。好像没有人关注这99.5%的人,拼命逮住那0.5%的人,不停的说他们代表了整个行业。”
notion image
(图/张颂文采访视频截图)
压榨99.5%的成员,然后把剩下0.5%的人高高的捧上天,这其实就是“尚贤”的变种形式。规则既然如此,人们必定争相成为0.5%,并把这种差距视为理所当然。
当然,张颂文现在已经成为了0.5%的演员之一。如果他继续为普通从业者发声,我佩服他;如果他为了保留既得利益而不再为普通人发声,我也不批评他。因为就算他成为了0.5%,有再多的资源,也不过是一名演员,无法制定规则。
所以,要改变这个行业,必须利用权位制定规范,让从业者回归专业技能,而非走向追求流量。当顶流的光环褪去,不仅人们可以更理智追星,行业的酬金分配也能更合理,从业者也能静下心来推出更好的作品。
打个比方,为什么奢侈品的品牌方总喜欢花高价找当红明星代言?就是在利用明星们的光环,以引导人们的需求,创造利于自身的趋势,所以明星也参与到了“贵难得之货”的循环中。如果掐断这个链条,不仅能更好的推行“不贵难得之货”,也能让娱乐圈的演员们稍微回归本职,而不一味追求流量和金主爸爸。
回头看自己写的东西,我知道这些想法可能太天真。但是我确实认为世界是可以超这个方向改变的,我的天真只是因为对这个行业不熟悉,没有从业经历,也没有制定行业规范的经验。如果哪天真的要讨论具体的政策和执行,肯定不能像我上述说的这么想当然,这点我还是意识得到自己的浅薄的。
第五个,是需要分清“证道”与“用术”。
需要用心分辨,某种行为到底是道还是术。可能从结果而言,行为模式都一样,但其实出发点不同,导向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网上教导他人如何在职场上自保的手段,比如面对坏蛋奸计时表现得更奸诈更狡猾,其实很难判断说,行为人是见道后以毒攻毒,还是为了目的用尽手段。
当然,比起学习一些有效的手段,证道更重要,道见自然知道如何用术。如果读《君主论》只是学到了马基雅维利所说的不折手段,就会忘记他的初衷是顺应时势,在危局中想保全自身和国家需要现实主义而不是道德主义。
只要思维稍微严谨些的人,大概都会质疑老子治国理政的方略,觉得这只是一厢情愿。我蛮理解这种想法的,正如我以前看到“修身齐家 — 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路径,也觉得是在绕远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的人生,所以才失去想象力,想象不到我们本来可以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反过来讲,既然我觉得这些方略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可以实际应用并改变世界的,实实在在的治国之道,那么想让他人抛却质疑,最应该做的还是去改变现状,用术去创造这样的环境,而非只是口中哔叨哔叨。怪只怪自己,TMD,能力太弱了……
毓老师曾表示自己很遗憾培养出了那么多大学教授。的确,大学教授再多又有何用?真正证道后用术的只是少数,大多人的努力只是用智术构筑自身声名、累积自家财富,这样的人又如何改变世界?
《老子》第三章 02《老子》第二章 04
Loading...
穆瞳
穆瞳
说没有人听的话
Latest posts
始入坎险,中患明夷,终获离明
2024-11-13
看《想见你》有感
2024-11-13
读《君主论》有感
2024-11-13
短视频+直播带货
2024-11-13
贪婪的人不适合投资
2024-11-13
滕文公上:履谷同价
2024-11-13
Announcement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