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各家注疏精摘:

河上公注:以道治也,以身师导之也。各自动也,不辞谢而逆止。
王弼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宋常星讲义:……无为者,自然之大道,本无所为,故以无为言之。不言者,因自然之大道,本无所为,又且无所言也,故以不言明之。……天地以无心而运化,圣人以无为而教民;天地以不言而善应,圣人以寂静而感通。所以处无为者,盖因不待为而事始成;行不言者,亦因不须言而教始明。感而遂通,过而即化。过而即化,即是无为而为;感而遂通,即是不言而言也。经中教人,皆是性分中本然之妙理,不过欲人自悟其本性而已,性外何曾多言一字。…………天地生成万物,千变万化,自然而然,当作而作,未尝辞而不作也。可比圣人教化万民,亦千变万化,自然而然,当行而行,亦未尝辞而不行也。……
严复评点:/

圣人

这儿写的“圣人”,明显是褒义--这点很值得思量。
读此书之前早已听过他人谈论老子的思想,常有人把重点放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上,认为他反对开启民智,主张愚民政策。
但参以此处对“圣人”的态度,以及“万物作焉而不辞”一语,便可知这种理解有误。
老子对圣贤仁义的态度到底如何?他绝弃的到底是什么?读第三章可增进理解,此处暂不深论。

处无为之事

无为之事,很容易理解为啥都不做,也就是说什么都不管。
可能这种理解也导致常人觉得老子是想让大家伙回到原始社会的生活,每天采集食物,除了吃吃吃,就是搞搞搞,然后睡睡睡。
原始采集的生活方式挺好的,但社会毕竟一直发展,已经回不去了。我想老子肯定也明白这一点,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但美好生活的愿望古今共有,未曾变化。
尤其如今我们在现代都市化的环境中生活,谁都有喘不过气的时候,谁都有想要逃避社会压力的时候,常常累到什么都不想做,但什么都不做也放松不下来,到底我们在什么时候失去了童年那般乐趣?
想起小时候在田地里挖土找蚯蚓,那时可以因为小小的好奇得到满足而欣喜无比,如今什么都知道一点,但面对生活的重压和满足不了的欲望,只剩焦虑忧愁。
那该怎么理解“无为之事”呢?我认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自性的自然生发。前文所谓观妙观徼,用处就是在理解物性之后,顺应物性。
结合前文的“皆知之美、皆知之善”,可以对此进一步理解。
“皆知”的恶与不善,正正在于过度干预,以私人之见,制约本性的生发,这样做事必然阻力重重,且干扰了物性的自然生发。
于此,我想起曾经给树剪枝的经历,觉得可就此例来探讨何谓“无为之事”。
前年在半山腰的村子里工作,村子盛产贡杏,有大片大片的杏林,老板租了一片林地,后来还请来一位农业教授指导我们打理杏林。
可是,有好几个月我们都忙于他事,无暇顾及林子,林子里的杏树开始野蛮生长--树枝上分出了很多徒生条,一个劲儿的向上长。
看似生机盎然的一片林子,把老教授急得直摇头:因为这些徒生条不仅瓜分了养分,还都直勾勾地向上长,使得树枝与树枝之间不那么透风透气,而且长得太过凶猛,以至于阳光无法穿过树枝照耀到下方的树枝树干……瓜分了原本属于其他枝条开花结果的营养,则影响其他枝条的生长;挡了阳光挡了风,则影响光合作用和授粉情况……如果不处理,明年结的果,大概不会太多,个头也不会大。
所谓剪枝,就是把杏树上的徒生条剪掉,让每棵树木都能透风透光,也要留下一些新长出的枝条,充分利用枝干和枝干间的空间。每次动刀都会决定那枝干未来三五年的走向,所以必须在充分观察一颗树的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性之后,再下手。
notion image
(图/自拍:满是徒生条的杏树)
剪枝是个辛苦活儿,得用专业的大剪子,偶尔还得上锯子;但剪枝也是个轻松活儿,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每一棵树都有那一棵树的独特位置和生长情况,要为它量身打造最好的生长趋势,整个过程趋于冥想给人带来的安定。
于是,问题来了:请问,给树剪枝这事儿,到底是“无为”还是“有为”?为什么?
表面上看,当然是“有为之事”。因为不仅要干很多活儿,还干扰了树木的自然生长。
但往深一层而言,却可以看作“无为之事”。林木的生发,不仅仅在于这一颗颗树本身的生长,也在于果实,也在于种子--开花、结果、散种,以至绵延相续。
虽然这片林木不再能像野生树木一般野蛮成长,但在优生优育之下,能集中有限的营养、发挥本能,培育出更润的果实,其中的种子也将蕴含更强的生命力。
生命力不仅仅在于自己的满足,更在于生而又生、生生不息。剪枝,无疑可以让这种生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当然,严格来讲,这片林子的杏子都是要拿去卖的,而人们吃掉杏子后不会拿杏仁种树,要么是连杏仁也敲开吃掉,要么会集中起来当药材,或是直接吐到垃圾桶里,反正没有生出新树……但不能因此否认剪枝强化了杏树生长、培育的天性】
《易经·系辞传》:生生之谓易。
对“无为之事”有所辨明之后,便能发觉这个“处”字写得很妙。
不用“行”,而说“处”,是因为面对人、物的生长、衰亡,需要更多利用它们本有的天性、特性,尽可能为他们宣发生命力创造更合适的条件,很多时候最为关键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
胡乱作为,不仅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反而可能起到反效果。一动不如一静,找到关键的地方,可以轻轻松松达到最好的效果。
还是杏林的例子。
之所以剪枝在我们这儿成了一个累活儿,是因为有好几个月都没时间搭理这片林木:任它结果,吃不掉的都自然落到地上,腐烂化泥;也任它生长,在雨水后长出一条条徒生条,变粗变壮。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有时间、也有教授指导,便不至于长出那么多那么密的徒生条,也不至于要修剪时已长得那么粗壮。
其实打理这一大片林子,只需每天在其中逛逛、修修,完全不需要付出多大的气力。生长,大都是靠林木本身,以及自然的馈赠。

行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既然无关言语,或许可以理解为身教。
曾经看到一则实验,是一位老师让学生们按照他说的来做,且说道“请大家摸自己的鼻子”,同时老师自己把双手高高地举高了起来,结果学生们一阵茫然过后,大部分都把双手高举,只有很少的学生摸着自己的鼻子。
言行不一,必然让受教者内心一阵混乱,混乱过后,还能立住自身,而不盲目从众的,只有少数。
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一边打麻将一边让孩子去好好学习的家长,比如一边贪赃枉法一边倡导清正廉洁的高官们……
身教之效,远大于言语之无力。
可惜的是,现在的政治却让宣传占据莫大的地位,成了非常关键的手段,看看中宣部的地位即可知。真可谓本末倒置,巧言乱政。
《中庸》: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解释为身教,还只是第一层。继续深入,可联想到孔子所说的“天何言”。
《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人立足天地之间,可同天地参,正是在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地大德,无私覆载,可容净亦可纳污,可起高山亦可辟鸿沟,实可看作“无为之事”之明例;天地未曾有所明言,而日月相推、寒暑相继、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生生,实在可看作“不言之教”之明例。
《礼记·孔子闲居》:子夏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此时再回头参看“皆知之美、皆知之善”一语,更可看清其中逻辑。
如果有私心,觉得他人他物因你而生、依你而行,你自然会觉得拥有它们的所有权、掌控权,想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划分善恶美丑,并要求它们也照你的标准来做。这便是“有为”、是“言教”。
只有无私而行,让他人他物尽其性,才可称作无为之事、不言之教。此无为,是不逆其性;此无言,是不必有言。
而背后的无私之心,亦即【天下为公】的思想。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万物作焉而不辞

万物自有内在的生命力,会自然寻求生长、寻求发展,也会自然衰亡,将余躯回归自然,成为后代养分。
万物之作,不在于个人的意志,而在乎内在的本能(亦即天命)。你所做的事,你所行的教,不应成为阻碍,而是顺应、支持,绝不要试图强行驾驭。
不辞,代表生命力的延续,也是万物内在本然的动力。你做的事、行的教或许会有终止的一日,但是万物的发育、生成将终而复始,生生不息。
在此处,我和宋常星的理解稍有区别。
一说“辞”的意思是言语。指万物之作,离不开天地之生化、圣人之无为而治,但天地/圣人却从不伐功(不出言邀功、亦不自居功)。此解可通。
宋讲义理解“辞”则为“辞而不作”。是说“天地生成万物…未尝辞而不作;圣人教化万民…亦未尝辞而不行”,是将天地/圣人作为“不辞”的主体。亦可通。
虽然我同样把“辞”理解为“辞而不作”,但我认为天地/圣人并非“不辞”的原因。是万物内在的生命力,驱动着他们觅食发育、觅偶相配,并将生命通过子子孙孙绵延不绝,万物的天性才是“不辞”的源头。
大概也是因此,前人多将“万物作焉而不辞”配给后文“生而不有”一句,而我更愿意将此句单列,作为前文“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延申:圣人无为不言,而万物仍生生不息,正是因为自性在其身,不在天地之劳,亦不在圣人之言行。

学以致用

无为之事、不言之教,对我有以下启发,需在日常事务中端正自身:
  1. 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试想,在疫情这三年,有多少老板苦苦支撑,不仅换不来利润,还需要垫付自有资金维持公司运作、支付员工工资。破产的企业不在少数,餐饮行业尤其如此,冷清的街面和众多的“店面出租”广告帖便可见一斑。如果给老板们重来一次的机会,大概率很多人会选择放弃事业,安心在家休养。能撑过三年,被疫政来回折磨也不倒,其实不容易。还不如什么事情都不做,或许三年后的现在便是重新来过的机会。一动不如一静,若动,必要击中要害,至少不要被击中要害。
  1. 焦虑的心要定而静,才可能想清楚该什么时候动、怎么动人在迷惘中,最容易迷迷糊糊的跟着别人走,或者乱步游荡,或许有人真的因此走上了合适的门路,但纯靠机运获益的只会是少数。记得以前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才好,朋友好心介绍,我就直接接受,不怎么在意到底合不合适。迷茫的时候只想安定下来,觉得自己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不加选择。但实际上好几次都惨淡收场,团队之间的合作并不愉快,我习惯了动起来,什么都努力去做,反而显得其他人无能,找不到合适的协作伙伴,自己却挑不起大梁,最后只能在自怨自艾中离去。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我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在妄动之间影响了判断力,不能发觉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识别他人的心绪,不能互相打好配合,由此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被动中。如果抛开凸显自身的欲求,除却想把事情快点做大做强的期盼,或许才能准确定位自身,在定位自身的基础上,才可能更有成效(即便被团队能力限制,成效依旧一般,至少自己不会太被动)。
  1. 学再多知识也无益,智慧在于探索本性人心浮躁,总以为自己的不成功是因为知识不足、人脉不足,所以很多人都拼命学习新知识,拼命去挤进更优秀的圈子。但这些全是手段,不是目的。有为之事,只能解一时之忧,面对现实问题时才会显现出,问题总比方法多,很多问题并不是努力便能解决。There are many who know many things, yet lacking in wisdom.
  1. 身教大于言传,不要让自己的期许影响他人的发展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却要求别人去做好,这本身就是偏执。《大学》有言:“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还只是第一层。即便自己能做到,也不代表能强求他人如此。身教的影响便已足够,身教都不足以改变他人的,言语劝解更是无用,最重要的是让对方发挥自己的特质,生命力自有使其彰扬的内驱力。
《老子》第二章 帛书本《老子》第二章 02
Loading...
穆瞳
穆瞳
说没有人听的话
Latest posts
始入坎险,中患明夷,终获离明
2024-11-13
看《想见你》有感
2024-11-13
读《君主论》有感
2024-11-13
短视频+直播带货
2024-11-13
贪婪的人不适合投资
2024-11-13
滕文公上:履谷同价
2024-11-13
Announcement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