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各家注疏精摘:

河上公注:
两者,谓有欲无欲也。
同出者,同出人心也。
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天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
王弼注:
两者,始与母也。
同出者,同出于玄也。
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
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宋常星讲义:
此两者,谓常无常有也。
有无之名虽异,其实皆在无极中而所出,故曰同出。
名不得不异者,无可以无名,断不可以言有,万物之朕兆未形也。有可以有名,断不可以言无,万物之形色已著也。
玄者,不可执捉,不可端倪,无形象,无言说……是以谓之玄……
无朕兆,无端倪,可谓玄矣。乃至极之又极,微之又微,真之更真,确之更确,非“玄之又玄”乎。
是以观于无,而识玄之妙;观于有,而识玄之真;观于有无之同出,而愈识玄之变化无穷……一切有形无形,有色无色,莫不出入于此门,是以谓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严复评点:
西国哲学所从事者,不出此十二字。(即: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同”字逗,一切皆从“同”得。
“玄”,其所称“众妙之门”,即西人所谓“Summum Genus”,《周易》“道通为一”、“太极”、“无极”诸语,盖与此同。

两者

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呢?
翻看前文,可以称为对应两者的,有如下几对:道、名,无名、有名,天地、万物,始、母,无欲、有欲,妙、徼。
观后文“同出而异名”,首先排除“道、名”这一对,首句也是为了说明常道、常名间不可道、不可名之理,和“异名”无涉。
其次,排除“天地、万物”,一为“无名”所始,一为“有名”所母,非“同出”。虽可说一切皆由“无”所出,但将天地、万物用“两者”相切割,亦不可解。
王弼持“始、母”为解,这和用“妙、徼”为解,都有些无稽。因为它们都是在形容“无名、有名”之用,和“同出、异名”之说不合。
河上公持“无欲、有欲”为解,但不能说“无欲”出于人心,只能说“欲”出于人心。而且此解拘泥于人之有欲无欲,与“有无相生”的精神相背离。
如果把“无欲”解为无情物体,把“有欲”解为有情生命,或许还可以说得通。
宋常星持“常无、常有”为解,我不认同此句读法,而且以“无、有”为名,总觉得有些怪异。若改以“无名、有名”为解,或许稍好些。
但解为“无名、有名”,从文本而言仍旧不通。既然“无名”,则非“异名”,因为“异名”有名。除非强名“不可名”为“无名”,把“无名”亦看作一名,倒也说得通,虽然还是有些牵强附会。
以上文本分解,像是试图用文本攻击非文、从言语中抽出非言,始终有些可笑。且容我幼稚如斯叭~因为老子首章也是尝试用文本写下非文、用言语描绘出非言,文本是他留下的唯一线索,不很靠谱的线索。

同出、异名

同出于何?既同出,何以异名?
同出于道。虽同出于不可言说之道,但无有相生,已有其相异。
“无名”是一名,“有名”也是一名。
倒可借《易经》乾坤卦的彖传,理解“同出、异名”:
《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坤卦·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乾元为万物所资始,其妙在于品物流形;坤元为万物所资生,其徼在于品物咸亨。乾与坤,同出于“元”,但名各所异,正如“无名”与“有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名虽异,但可同谓,正因为同出。
所谓为“玄”,我参不透,只能借用王弼这句“不可得而谓之然也”:实在无名而强名之,所以成“玄”。
此句“玄之又玄”,让我首先联想到的,是“生而又生”、“生生不息”。
就是在永不间断、永不终止的“生生化化”之间,才能意识到“众妙”之所从出。透过此生生之机窍看此“众妙众徼”,正是“无有相生”的绵延不绝。“无名”、“有名”交互,所以为“玄”;而交互无终绝,所以为“玄之又玄”。

学以致用

有时候都想笑话自己:历代注疏各执一词,他们都无法说明的东西,我怎么会想要用文字来细细阐明?这不是太自大了么,甚至是自欺欺人。
但又想到,我真实的目的是将所学用于实事,于是心安许多。
我的理解有问题也没关系,因为这不是终结。我要不停地读历史、跟踪时事,尽量抛弃情绪去解读世间百态。如此或许就可以在实践中重新检视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不断调整、校对思维的层次,并在行事中印证。
但,前提是我真的有认认真真读过这些经典。不然,永远都想不起自己读过了什么,想不起在实事中应用自己读到的东西。
一如当初,我做千人群管时,想通过细致的群规建立一个自由包容的聊天环境,尝试很久却难达预期。T君只用一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便让我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而同样读论语的我,却从未想起来这句话。
如今一字一句的思考和文字表达,就是避免草草读过,读过意识不到其用处的弊端。
本段最值得注意的,不是“众妙之门”,而是“同出异名”。
众妙之门,仍是延续前句的“观妙观徼”,以至孔窥不可道之常道。
而“同出异名”,则带出后面章节中“无有相生”、“喜怒同根”、“善恶同门”之意。借用宋常星讲义之言:“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名之母,便知万物虽各具一性,实同于一性;虽各具一名,实本于无名也。”
觅道之路,也是修行自身之路。如果总是被外界的变化牵动情绪,是不能准确观察到世界的变化的。
所谓“同出异名”,也即“一以贯之”的工夫。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无论不同身物之性如何相异,都可以以“一”贯通,这就是“同出”的工夫;虽然同出,但此身此物之性,又各有妙徼,研究这不同之处,就是“异名”的工夫。
《老子》第一章 帛书本《老子》第一章 03
Loading...
穆瞳
穆瞳
说没有人听的话
Latest posts
始入坎险,中患明夷,终获离明
2024-11-13
看《想见你》有感
2024-11-13
读《君主论》有感
2024-11-13
短视频+直播带货
2024-11-13
贪婪的人不适合投资
2024-11-13
滕文公上:履谷同价
2024-11-13
Announcement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