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各家注疏精摘:
河上公注: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宋常星讲义:常无者,无声无臭,自古及今,无有改易,是以谓之常无。此是太上欲世人在常无之中,要观其至道生生化化之妙。真常之妙,却在无中而生有,其有不尽,所以为妙。人果能观常无,而会心于其妙,则知常无者,即无名天地之始。……常有者,有形有象,自古及今,在在皆然,是以谓之常有。此是太上欲世人在常有之中,要观其至道的的确确之徼。实在之窍,却在无中而有据,隐微独知,所以为窍。人果能观常有,而洞见其徼,则知常有者,即是有名万物之母。……
严复评点:
三十二章云,万物归焉。(实为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不言无物,而曰无欲。盖物之成,必有欲者,物果而欲因也。弃果言因,于此等处,见老子精妙,非常智之可及也。
动必有复,故观其徼。
观
这个“观”字,定了视角,也即第三方的角度。不主动参与,不抱有情绪,尽可能客观地面对事态的发展。譬若孔子的四毋:
《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抱持自我,容易有立场、有倾向、有喜恶,于是看事情便不真切。
正如人们口中常常说的“无用”,是真的无用处么?其实不然。没用只是因为不合人用,而不是因为真的无用。
没有无用的人和物,只是在某种具体的场景中不合适而已。我们平常的视角立足于“人”,在具体的事物中更是立足于“己”,难以察觉。
而“观”,就是“观自在”的“观”,排除视角和立场的干涉,直追其本性。
其
两个“其”字,是延续上一句的“无名始天地”、“有名母万物”而有所指,但具体这俩“其”,是指什么?有两种看待角度。
其一,“妙”对应“无名始天地”,“徼”对应“有名母万物”。
前者是针对无形天地之象的观,后者是针对有形万物之体的观。
其二,“妙”、“徼”均对应天地万物,其中“妙”针对“无欲”,“徼”针对“有欲”。
这种角度,是将前三句的文本,理解为一层一层的展开。
正如第一句言“道、名”;第二句就“名”细化为“有名”、“无名”,而出现“万物”;然后第三句紧接着对“万物”细化,根据“无欲”、“有欲”分为“观妙”、“观徼”。
妙、徼
这个“妙”字,解释为“奇妙”最为不知所谓,让人似懂非懂。
最好的解释仍是《易经·说卦传》中的“妙万物而为言”,也即宋常星所说“生生化化之妙”。是万物生化之间的那股无名作用力,推动着“无”至“有”,推动着万物的流变。
而“徼”字,解释为“归终”似乎会有歧义,误以为到此为止。但由于万物都在流变中,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归终”,只是其在周身片刻留存的形态。它们以形体呈现,但实非静止态,也不是终止态。
对于非静止非终止的形体,徼是什么呢?用《中庸》的言语,则可理解为“其性”: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中,“尽其性”是“观其徼”的结果,而“与天地参”则是“观其妙”的结果。
也可借用《易经》之文,理解“观妙观徼”:
《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坤卦·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其中,“妙”即“品物流形”,是世间万物在流变中成形,化为一品一品不同的物;“徼”即“品物咸亨”,每事每物都有其自性,尽其性则可成长为最嘉善的亨态。
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
所有物质都是不同的原子按照不同排列组合方式形成,有限的原子种类,只因为排列组合的方式不一样,便组成了千千万万不一样的形态,这些形态也在排列组合的变换中,不停改编着形态。
不管原子如何切分,分出电子、原子核,甚至夸克,最终还是会有一条界限:有与无的界限。跨越这条界线的,就是“道”之所用、“名”之所成。
而不同种类的原子间,以不一样的排列组合,就有着不一样的性质。这些原子的分分合合,也是“妙”之所在;形成的形体的性质,就是“徼”之所在。
有欲、无欲
可以把“欲”理解为欲望么?
所谓有欲望,就是“想要”,想要吃喝玩乐,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沉迷其中总难抽身,因为总会有更好吃的、更好喝的、更好玩的。欲壑难填。
但并非所有欲望都是深渊。生物的本能,也以欲望的形式呈现,就像树枝的生长靠向太阳,完全是自然的表现。
如果我们执念一物,但不迷恋于此物,便不会迷失,可以单纯在万物的流变中,抓取其在周身片刻留存的形态。
打个比方,“有花堪折直须折”是常人眼中的“有欲”,为了拥有,宁肯摧折;而用以观徼的“有欲”,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直面人的本能之欲,并以万物的本能之欲看待外事外物。
从这个意义而言,“有欲”是保留最基础的本能,但不沦入迷恋和拥有,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但不起嗜心。
嗜欲深者天机浅。反之,嗜欲浅者天机深。
严复说:“物之成,必有欲”、“动必有复”,二句相合,则是“欲之动,物之成”。怎么理解“欲之动”?我想反其道,谈谈丧失欲望后会怎样。
美剧《萤火虫》的衍生电影《冲出宁静号》,便让这种思考实验在米兰达星球上发生了:政府为了消灭暴力、让人民更温顺,发明了一种化学试剂:普帕西盐酸,以降低人的侵略性。但在空调中加入这种化学试剂后,通过空气散播到了全社会,所有吸入化学药剂的人们虽然变得更平和,但也失去了一切欲望,没有吃饭的欲望,没有行动的欲望,就呆呆的留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饿死渴死、化为枯骨。
对于人类而言,失去一切欲望,似乎就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也让“我们被生理欲望驱动而活着”这件事变得明显。
通过“欲之动”可以理解“有欲”,但“无欲”却殊为难解,难道无欲是像吸入普帕西盐酸的人一样,丧失一切欲望么?
草石可以无情,人却不能无欲。丧失一切欲望,则人亦非人。
或许,此处的“无欲”,只是看清从无至有的流变,不执一物以为一物,所以无欲。因为流变无穷,所以无名,因为无名,所以无欲。
又或许,“无欲”与“有欲”是针对存在的两种方式,有感而发。
对于非生命的存在,如石如水,自然“无欲”,所观之妙,是自然之性之妙;
对于生命的存在,如树如鸟,“有欲”是为存续生命而生出的本能,所观之徼,是本能的欲之动。
我对此的体悟仍有限,所以无论对此段作何解释,都和瞎蒙无异。各家的注解,也如盲人摸象,各执一词而已。
只待体悟的一日,或许可得解。没有体悟,逻辑再通顺、话语再美妙、再怎么符合古文法,也是空中楼阁。
另一种句读法
以上理解的句读法,“欲”字随前段: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依宋常星的讲义,则“欲”字随后段,句读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二种句读法,凸显了“有”、“无”,理解起来也很通顺。
但“无欲”在后文中三现,说明“无欲”一词在经文中是正常的表达。尤其第三十七章将“无名”与“无欲”联系起来,更是互文了在首章出现的“无名”与“无欲”。
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第三十七章: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第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我不取宋常星的句读法。
即便如此,我仍佩服他的理解,抓住了核心:“无名、无欲”,“有名、有欲”,它们的共通之处正是“无”、“有”。
如将“无名”、“无欲”视为截然不同,分开认知,倒不如将“名”、“欲”从文中去掉算了:“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
学以致用
对于两种句读法,毓老师曾说:
两种说法都可以。我们不是讲书(读死书),是告诉同学要点--做事的要点。
的确,我们不应执迷在句读之争,重要的是从中取得智慧、助力用事。所以以上我对句读法的讨论和结论没什么价值。
但我觉得走此弯路也非坏事。一则,需要知道有不同的断句、不同的解释,这些一家之言有其内在逻辑,从他们的解释中看到背后的意图即可,不要在各种注疏中迷失;二则,最终仍需有所取舍,有所取舍才能有所立足、才能继续前行,而取舍的方式和态度也可看出读者的层次。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师承、不同的注者,都可能导致不同的读法和解释。重要的不是真伪对错,而是“一以贯之”的态度、“归以用事”的努力。
那么【无欲观妙,有欲观徼】,对我又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为什么要观妙观徼?
前段讲世界的形成,而这一句段,似乎是忽然引入了人的因素。
万物之生,人亦立足天地其间,仰观俯察。
人生如寄,似是有所始有所终,但始前、终后,又有所始有所终,如此绵延不尽。是否有最初的源头?到底什么才可以称为“真实”?
如此而言,若真能做到“观妙观徼”,反倒可以勘破生死,让人不再畏惧生命终将消散、意识终将化为虚无的那一刻。
其次,要培养“观”的功夫!
不下此功夫,则始终会有所立场,有所喜恶,也即有所失。
一个例子,是我读近代史书籍的体会。
读冯客《解放的悲剧》,感觉字字血泪,难以接受。
之所以难以接受,是因为抱持着“善恶、正邪”的观念,所以无法理解事态的发展,无法忍受恶人当政却获得越来越多资源、普通人在暴政之下不作恶却可能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这样的现实,让人绝望而崩溃。
正因为这些事情已经发生、已成现实,或许可以被篡改被掩盖被遗忘,但绝不会在事实层面改变,所以更加难以抚平这荒谬感。
但是固有的观念,模糊了我的目光,让我看不透更深层次的运作,世间万物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的运作方式。不去理解人性之非善非恶,只沉浸在普通人的善恶观之中,得到的自然是荒谬感。
当然,我并不是要否认善恶之分,也不是在鄙视普通人的朴素价值观,更不是要模糊价值判断,而是丢掉情绪,丢掉意、必、固、我。
就好似,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固执于善恶,便会强调善人和恶人之分,而非人性在其中的作用。之所以政治如此复杂,是因为人性复杂。不能理解人与人,就没法看清政治的运作。
如果连读历史都无法摆脱固有观念的执迷,那么面对当前现实社会中的血泪,更是会一筹莫展。
观妙观徼,是要参悟天地造化中的自然法则、人性在人事中的作用力,尽其性,与天地参。
- Author:穆瞳
- URL:www.utopian.top/article/8cbe09aa-0e77-4cae-a23b-b597c02ba1be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