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各家注疏精摘
河上公注:(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宋常星讲义:道之一字…无方圆,无形象,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极大,尚有可量;极细,尚有可指。惟道极大不可量,极细不可指。……可道之道,即非真常之道也。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指示,亦必有所变换,既有变换,岂能常久乎。……凡有名象,皆可名,谓之名,此为有变有易之名也。无变无易不可名,有变有易所以谓之非常名。……人能悟可名之名,又悟无名之名,则种种之法,种种皆空矣。
严复评点:常道,常名,无对待故,无有文字言说故,不可思议故。
经文的开篇,最常晦涩难解。譬如《大学》开篇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开篇的性、道、教……《道德经》开篇亦是。
凡此类开篇,都需纵合全文的理解,回头来悟,才可能超越文字表象,有所体认。
惜我学力有限,以下理解也只能是对文字表象的浅释,尚不足力透纸背。
道与名,本与现
上下两句,句式一致,上句言“道”,下句言“名”,二者实一。所谓“道”,无形无质却无所不在;所谓“名”,有体有量却变化无常。
“道”可以以形质出现,譬如眼所视、耳所听、鼻所闻、舌所尝、身所触,被认为有实体的一切,都是“道”体之现,但出现的这一切却不能就认其为“道”。
五感所体认到的一切,都可赋其以“名”,但能被认知的这一切,不过是变化过程中的短暂一瞥,实难以【一名】定【一物】。
“道”是本,“名”是现,所以说二者实一。
以上解释,应该不至于错误,但其实无甚用处,尤其“本体”这种说法,很是讨巧。因为我未能真实体认“道”,所以只能根据逻辑上的推论作出理解和想象。我担心这种理解和想象会是一种“似是而非”。
为了抗拒这种“没人能说我不对就行”般的讨巧自误误人,我想借用“大海”,来进一步探讨“道”、“名”的关系,希望能突破逻辑认知的禁锢,向身感体悟迈进一步。
一粒水珠,不能称之为大海,但没有一粒粒水珠的聚合,你不会看到大海。而你看到的大海,只是一卷海浪,或一席海沫,并不真的是大海,这些充其量只是大海表面一重又一重的变化形态。
你所能看到的大海,也只会是这些幻生幻灭的形态。不论上飞高空,或是下潜水底,都不过局限在其一面或一角。
你无法真正获悉大海的本体,但却能明确看到浪花、摸到水滴,也透过许多这种片面的存在,确认了大海的存在。
【注:以上多采以佛教术语与譬喻,并非意在用佛释道。佛陀对世间的观察非佛教独有,此观察之上,佛教走向出世、慈悲、涅槃,则成一家之特。譬喻与术语,无他,借用而已】
我也试着借用《易经》所言“象”来解释“道”与“名”的关系吧。
乾象天、象君、象父,这个“象”不是“像”,而是指以什么什么为名相显现。“天、君、父”就是其名,但也非其固定名,因为除了这三个象,乾还可以“为玉、为金、为寒、为冰…”,有此象即有此名。象可以无穷无尽,名亦复如是。
进一步说,乾坤相应。坤象地、象臣、象母,还可以“为釜、为文、为众、为柄…”,与乾一体而异,有际无间。若没有“坤作成物”,单单“乾知大始”也无其用。就好比,如果“父”不存在,也就无所谓“母”,因为这个“母”会是个小女孩,不成其为“母”。
“乾、坤”的关系:一体两面。二者同出于元(乾元、坤元),但以乾、坤异名。二者以“元”为名,但“元”亦是名。
名:可名之名、无名之名
《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的发明,在神话传说中和鬼哭神嚎联系在一起。似乎因为有了文字,我们就能跨越时空的局限名定万事万物,好像对所名物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控。
但或许我们从一开始便误会了。我们之所以认为人、物真实存在,会以名定物,认为我们可以实际拥有,只因为我们的视野有限。
— 相比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我们可以活的年岁很长很长,足以认知到周身更广的事物。(当然,我们当下的认知,更多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以及社会文化形成的概念框架,而非单纯自身对外界观察后的认知)
— 但我们活的年岁又很短很短,短到周身很多东西的变化,并不能明确地感知到。(这种变化缓慢而细微,即便能观察到,也有其局限。比如把砖头碾成了灰,被风吹散在空中,虽然可以观察到变化,但也只停留在砖头和砖灰这样的形态中,砖头之前的形态、灰被吹散之后的变化无穷尽不会被观察到)
— 如果拉长时间跨度,把自己想象作高山,那么对于高山存在的数百年,山中之人生死不过转瞬,就连村庄变为城镇,也不过短暂片刻之事。
— 而高山的数百年,于大海的数千年之中不过尔尔。
— 但大海又如何,亦有沧海桑田之时。
如果一个个体经历过沧海桑田,他大概能不有“名”之执念,更不以“名”之执念名物。他眼中的一切,绝不会像我们常人眼中这般。而我们对物的执念,对他而言可能也是一场笑话。
我们用滞止的观念看待万物,自然会执着于以名定物,甚至误以为可以拥有此名物。
道:可道、不可道
《中庸》: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孔门论道,重在人事。或许和老子口中的“道”有不同的面向,但孔子所说的“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似和老子所说的“可道非常道”异曲同工。
罢了。想以言语明道,无异痴人说梦。尤其当文本已明明白白告知“可道非常道”时,我仍硬作言语,岂非故作聪明!
言语有其缺陷,正是这种缺陷让人深陷思维泥沼。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说:“对于隐匿的意义来说,言说无益。它总在言语中扭曲、愚化,一点一点的变异着。”
但也奇巧,或可借用言语的泥沼,以明“常道”所“不可道”之理。一如赫尔曼·黑塞在其著作《悉达多》中所言:
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这是我年轻时发现,并离开老师们的原因。我有一个想法,乔文达,你又会以为是我的玩笑或痴愚,但它是我最好的考量:真的反面同样真实!也就是说,只有片面的真才得以以言辞彰显。可以思想和言说的一切都是片面的,是局部,都缺乏整体、完满、统一。
本拟在每篇文末思考致用之法,不作无用之读书。
但所谓“学以致用”,是体“道”以用“术”,道本术末。此开篇两句,是为明道,以通后文之“无、有”,再借“无、有”以用事。
是以本篇不言“术”。
- Author:穆瞳
- URL:www.utopian.top/article/b0ae0b0c-dae8-4fb4-8857-a8cfb6172101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